西登崆峒,如观五城。云霞垂彩,日月互明。玄鹤绕树,青鹿长生。
翘慕轩皇,问道广成。至人不私,灵符亲授。熟尔心田,窒尔情窦。
驾风乘霓,八表腾骤。人寰秕糠,长乐玄囿。
【注释】
飞龙篇:即《飞龙篇》,为晋代傅咸的一首咏物诗。飞龙,比喻贤才。
西登崆峒,如观五城:登上崆峒山,就像观看了五座城池一样。崆峒山,山名,在今陕西平凉市西北。这里以“观”字暗指作者对贤才的赏识和期待,“如观”则表现了作者的向往之情。
云霞垂彩,日月互明:云彩像锦绣一般美丽,阳光照耀着大地。这里描写了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玄鹤绕树,青鹿长生:玄鹤飞翔在树上,青鹿长命不死。这里以鹤、鹿作为象征,寓意贤才们能够长寿多福,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翘慕轩皇,问道广成:仰慕黄帝(轩辕氏),询问广成子如何修道成仙。轩辕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广成子则是传说中的仙人,这里以他们为榜样,表达作者追求高远境界的愿望。
至人不私,灵符亲授:圣人不会偏私,神仙会亲自传授给他智慧与能力。这里强调了圣人与普通人的区别,也体现了作者对神仙传说的认同感。
熟尔心田,窒尔情窦:让你的心田成熟,堵住你的情感之门。这里的“心田”是指内心的修养,“情窦”是指情感的冲动。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内心变得成熟,情感得到升华的愿望。
驾风乘霓,八表腾骤:驾驭风云,乘载彩虹,八方的景色都在迅速飞驰。这里的“驾风乘霓”和“腾骤”都是形容速度之快,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人寰秕糠,长乐玄囿:人间如同秕糠般渺小,但长乐宫却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这里的“人寰”指的是人世间,而“长乐玄囿”则是指长乐宫所在的广阔园林。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的感慨以及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
【赏析】
《飞龙篇》一诗,以“飞龙”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望和赞美之情。全诗共八句,每句均以“飞龙”为主题,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欣赏;同时,通过赞美贤才的崇高地位和伟大成就,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敬仰之情。此外,诗中还运用了典故和神话元素,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度。
诗的前两句“西登崆峒,如观五城”直接描述了诗人登上崆峒山的情景。这里的“五城”并非指具体的城市,而是借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五城十二池”的典故,寓意贤才遍布四方、各展其才。这种用典手法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又使得表达更加贴切生动。
诗的第三句“云霞垂彩,日月互明”描绘了天空中云霞的美丽景象,以及太阳和月亮相互辉映的场景。这里的“互明”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日月交相辉映的景象,更寓意了贤者之间相互扶持、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景。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之情。
诗的第四句“玄鹤绕树,青鹿长生”以玄鹤和青鹿为喻,赞美了贤者的高洁品质和长寿生命。这里的“玄鹤”、“青鹿”分别象征着贤者的高尚品质和永恒生命力。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贤才的崇敬之情和对他们长寿多福的祝福。
诗的第五句“翘慕轩皇,问道广成”直接点明了诗人仰慕先圣、追求高远的境界。这里的“轩皇”指黄帝(轩辕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而“广成子”则是传说中的仙人。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诗人表达了对先圣和仙人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追求高远境界的决心。
紧接着,诗的第六句“至人不私,灵符亲授”强调了圣人无私、神仙会亲自传授智慧与能力的特点。这里的“至人”和“灵符”都是对圣人和神仙的尊称,表达了诗人对圣人和神仙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智慧与能力的向往。
诗的第七句“熟尔心田,窒尔情窦”则是对读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熟自己的内心,堵住自己的情感冲动。这里的“熟尔心田”和“窒尔情窦”都是对读者的鼓励和期望,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教育引导人们走向成熟,避免情感失控。
诗的第八句“驾风乘霓,八表腾骤”则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风、云、彩虹等自然景象的热爱以及自己驾驭这些景象的能力。这里的“驾风乘霓”和“腾骤”都是形容速度之快,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的感觉。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飞龙篇》一诗以“飞龙”为喻,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和赞美贤才的成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还运用了典故和神话元素,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