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花红满眼明,小帘贴燕雨如尘。踏青时节又因循。
倦蝶有情随鬓亸,远山无赖学眉颦。冷清清地奈何春。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踏青图,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详细解析。

  1. 浣溪沙:这是一首词牌名,用于填写词作。
  2. 豆蔻花红满眼明:描述了春天到来时,豆蔻花盛开的景象。豆蔻,即豌豆荚,是初春时节常见的植物。花红满眼明,意味着这些花朵开得如此灿烂,以至于使得眼前的景色都变得明亮起来。这里的“满眼明”形容了花朵的鲜艳程度,让人感到眼前一亮。
  3. 小帘贴燕雨如尘: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燕子的活动。小帘,指窗帘或者门帘,这里可能是指窗户上挂着的帘子。燕子在春雨中飞舞,就像雨点一般密集,给人一种纷乱而又清新的感觉。“雨如尘”则是将雨点比作灰尘,形容雨势之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4. 踏青时节又因循: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踏青活动的无奈感。踏青,即春游,是古人在春天选择出门游玩的一种习俗。然而,在这首诗中,诗人却觉得在春天这个本该出游的好时节却又不得不重复以往的行为(因循),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感到有些无奈和失落。
  5. 倦蝶有情随鬓亸:描述了蝴蝶对人的依恋之情。倦蝶,意指疲惫的蝴蝶,它们似乎有着某种情感,愿意跟随人的脚步,哪怕是疲倦不堪。而鬓亸,则是头发下垂,形容蝴蝶追随的样子。这一句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蝴蝶对人的依赖和依恋。
  6. 远山无赖学眉颦:以远山的形态来形容蝴蝶的动作,增添了诗意。远山,通常是连绵起伏的山脉,这里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作,仿佛在模仿人的表情一样。无赖,在这里指的是顽皮、不正经的意思,用来形容远山的活泼可爱。而眉头紧蹙则与“学眉颦”相对应,进一步描绘了远山的俏皮模样。
  7. 冷清清地奈何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感慨。冷清清地,形容春天虽然生机勃勃,但在诗人眼中却显得有些冷清和寂寞。奈何春,意为无可奈何地面对春天的到来,这里的“奈何”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复杂情绪的复杂感受。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蝴蝶、远山等元素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