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帽风初起,那堪吹别离。
才临放騑处,已是听猿时。
楚服裁应短,湘山望转疑。
归期指篱落,莫比菊花迟。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吹帽风初起,那堪吹别离
- 吹帽风:形容微风轻轻吹过帽边,带来凉意。
- 初起:指刚开始出现。
- 那堪:难以承受。
- 吹别离:被风吹动而引发分离之情。
- 才临放騑处,已是听猿时
- 騑处:放马的地方。
- 听猿时:听猿声之时。
- 楚服裁应短,湘山望转疑
- 楚服:古代楚国的服饰。
- 裁应短:衣服裁剪后显得较短。
- 湘山:地名,位于今中国湖南省境内。
- 望转疑:远眺时感到疑惑。
- 归期指篱落,莫比菊花迟
- 篱落:篱笆和植物丛生的地带。
- 莫比菊花迟:不要像秋天的菊花一样迟迟不归。
接下来将进行赏析:
《九日送客之湘潭》是明代诗人葛一龙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离别时刻的深切感受。首联“吹帽风初起,那堪吹别离”以生动的风起作引子,引出即将到来的别离,表达了对分别的无奈和依依不舍。颔联“才临放騑处,已是听猿时”则转换场景,从送别的现场转入内心的感受,用“騑”和“猿”这两个元素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颈联“楚服裁应短,湘山望转疑”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背景,通过对服装和景色的描写,增添了对友人去向的不确定感以及对远方的思念。尾联“归期指篱落,莫比菊花迟”则是对友人的一种期待和嘱咐,希望其能按时归来。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凄美的离愁氛围。葛一龙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暗示,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送别情景的真实记录,更是一次深刻的内心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