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里相逢感慨馀,况当灯节月来初。
老攀春色伤迟暮,倦向天涯赋卜居。
赖有连城归赵璧,愧无一矢谢辽书。
乍逢又别重搔首,十载离怀何处舒。
【注释】
难里:困难中。灯节: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节,民间有观灯赏月的习俗。伤迟暮:指老来伤感时光易逝,岁月不居。赖有:幸有。连城:比喻贵重的物品。辽书:指宋与辽国之间的和议文书。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别友人赵叔良的酬赠之作。
开头两句写在困难中相逢而感慨不已的情景:由于政治上失意,生活上潦倒,所以两人在逆境中相见,自然会感慨万千。何况正值元宵佳节,明月当空,景色格外迷人。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二人的遭遇,又点出了他们相逢的时间和地点,使全诗笼罩着一层凄清的气氛。
第三联写诗人对人生迟暮之感。他虽然攀附春天,但因年事已高,不免伤感自己的年华已去;他倦游天涯,只好归隐故园,寄情山水。
第四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报效无门的悲愤。“赖有”二字表明诗人并非没有抱负,他仍然希望建功立业;“愧无”表明他并无什么值得夸耀的本领,只能以赋诗为消遣。这里用“一矢”(箭)喻指文采或才华,说诗人自叹没有射穿铜墙铁壁的一箭,以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结尾两句写两人即将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乍逢(刚刚见面),又别,彼此都感到惆怅。十年来离合悲欢,现在又要分离了。“十载”,指从十年前到此时,共十二年。这两句诗把两人的交往和这次重逢的喜悦、离别的惆怅,以及彼此的关切和不舍,写得十分真切感人。
这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朋友的离合悲欢,抒写了诗人自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