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下丛台,野旷秋风早。不闻歌吹声,空遗往来道。
伤心却忆平原君,墓上牛羊踏荒草。

【注释】丛台:古迹,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平原君:战国时期赵国的贵族赵胜。墓:指平原君赵胜之墓。

【赏析】

《邯郸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当时诗人客居蓟门,作此诗以伤怀。“白日下丛台”,是说太阳已经西沉,暮色四合,丛台已不见踪影了。“野旷秋风早”,是说秋风吹过辽阔的原野,吹拂着萧瑟的荒草,而丛台所在之地,也早已人烟绝迹了。“不闻曲吹声”,是说丛台所在的一带,没有乐曲之声。“空遗往来道”,是说昔日车马往来、商旅不绝的大道,现在只剩下一条羊肠小道,显得那么幽深寂静,令人怅惘。“伤心却忆平原君”,是说一想到平原君,心中就不免伤心;平原君死后,他的儿子赵礼为报仇,杀了秦将白起,自己则战死沙场,其墓地荒芜无人问津。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平原君的崇敬之情,又透露出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墓上牛羊踏荒草”一句,写诗人凭吊赵胜时的情景。“墓上”二字,说明诗人站在丛台之上,远远地望见了那座荒凉的坟墓。“牛羊”二字,则点出了坟地上的景象。“踏荒草”三字,不仅写出了牛羊践踏草丛的情形,而且表现出它们在荒凉的丛台之旁无所事事,无所作为,更衬托出诗人心中的凄凉与悲伤。全诗语言平易朴素,叙事抒情自然流畅。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古迹之作,诗人通过对丛台一带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亡友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