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策迈前路,将言陟高岑。
中途阻且艰,忽复至夕阴。
林木郁萧森,烟雾亦何深。
不见好鸟翔,但闻哀猿吟。
重明曷由际,怅望此嵚崟。
恒恐岁年暮,遂为霜雪侵。
恻怆不能言,泪下忽沾襟。

译文

傍晚我走出溪边将要上山去登上武山,但未能如愿。理清了思绪迈开前行的路程,将言要攀登高高的山岭。半路上遭遇阻碍艰难险阻,突然又到了黄昏阴霾。林木郁然萧森,烟雾多么浓厚深邃。没有看见好鸟飞翔,只是听到哀猿的悲吟声音。美好的时光怎能得到,只能空望着这峥嵘的山峰。常常担心岁月将晚,最终被霜雪所侵袭。心中充满悲伤和无奈,泪水忽然洒湿衣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在暮春时节,欲登武山观览美景,但却中途受阻,不得如愿而作。全诗通过登高望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壮年不再、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首联“晚出溪上将登武山不果”交代了诗人欲登山的时间、地点及其原因。晚霞映照在溪水之上,诗人欲乘着这美丽的景致去登武山。然而,由于中途遇到了障碍,使他无法成功。这里“将”字表现出诗人渴望登上武山的愿望。

颔联“理策迈前路,将言陟高岑”,诗人开始整理行装准备登山,他的心情变得急切起来,想要尽快到达山顶。然而,山路崎岖不平,途中困难重重,让他感到十分沮丧。这里的“阻且艰”描绘了山路的难行,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挫败感。

颈联“忽复至夕阴,林木郁萧森,烟雾亦何深”进一步描述了山中的景象。诗人在山上遇到阴天,树木茂密,雾气弥漫。这种景象让人感到压抑和不安,也让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尾联“不见好鸟翔,但闻哀猿吟。重明曷由际,怅望此嵚崟”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惋惜。他看到了一只鸟儿在空中飞翔,听到了猿猴的哀啼声。诗人感叹美好时光无法实现,只能望着这座险峻的山峰。

最后两句“恒恐岁年暮,遂为霜雪侵”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恐惧。他担心岁月将晚,生命会像那被霜雪所覆盖的山峰一样消逝。

整首诗以登高望远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它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