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异县至,晨款林下茨。
感此丧乱馀,会面非有期。
土锉寒无烟,木榻坏不支。
坐起谢再三,艰难方在兹。
远怀若为浣,宴劳礼则宜。
邻酒忽告罄,虚觞但空持。
娈娈秋菊花,蓬茆翳幽姿。
君子惕驰骛,庶以善自怡。
天长远山没,日晏寒江迟。
送子出门去,怅然从此辞。
大哉天地间,委顺复奚疑。
注释:
- 《别焦瑜》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诗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焦瑜时的情感。
- “故人异县至,晨款林下茨”:老朋友从远方来,早晨来到树林下的茅屋前问候。
- “感此丧乱余,会面非有期”:感慨这战乱后的余生,见面不是常有的事情。
- “土锉寒无烟,木榻坏不支”:地上的土被踩得没有烟味,床也坏了支撑不住。
- “坐起谢再三,艰难方在兹”:我起身多次向客人道谢,因为目前生活艰难。
- “远怀若为浣,宴劳礼则宜”:思念家乡如同清洗衣物一样困难,慰问劳累应该以礼仪相待。
- “邻酒忽告罄,虚觞但空持”:邻居酒喝完了,空空的酒杯只能徒然地拿着。
- “娈娈秋菊花,蓬茆翳幽姿”:秋天的菊花绽放,蓬草和茅草遮蔽着它那优美的姿态。
- “君子惕驰骛,庶以善自怡”:君子应当警惕自己的行为,努力做到善良。
- “天长远山没,日晏寒江迟”:天长地久,山峰消失在远处,傍晚时分,寒冷的江水更加缓慢。
- “送子出门去,怅然从此辞”:送你到门外,惆怅地说再见。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送别友人焦瑜时的情感的诗歌。全诗通过描绘友人来访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句“故人异县至,晨款林下茨”描述了友人从远方赶来,早晨来到树林下的茅屋前问候的情景。这里的“异县”,意味着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
接下来的几句,“感此丧乱余,会面非有期”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后余生的感慨,以及与友人相见并非常有的无奈。这里的“丧乱”,指的是战乱带来的破坏和动荡。
“土锉寒无烟,木榻坏不支”描绘了诗人看到自己简陋的居所,感叹生活的艰辛。这里的“无烟”和“坏不支”,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的恶劣和生活的困苦。
“坐起谢再三,艰难方在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己的困境。这里的“谢再三”,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感激。
最后两句,“远怀若为浣,宴劳礼则宜”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担忧和思考。这里的“远怀若为浣”,意味着要像洗涤衣服一样洗涤自己的思绪,保持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人通过对友人的描写,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