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何人画山水,西村无传稚川死。
林生后出更清逸,笔法远师闽浙士。
深林大树交铁柯,远峰近巘分陂陀。
青天层峡见栈阁,落日平湖闻棹歌。
水边之亭绝潇洒,更看平桥度羸马。
千崖小径雪边分,百道飞泉雨中泻。
自言笔法由心运,墨色重敷看深润。
碧海春云动杳冥,泰华秋空入雄峻。
昨者相逢湖水上,闻筑幽居傍渔榜。
为君先赋采菱篇,答我新图迥幽旷。
图中好山千万重,还似闽中似浙中。
只今欲往河梁绝,指点天末窥冥鸿。
我家茆屋珠林底,武姥仙坛两相峙。
何时为写看云亭,尽染西原雪华纸。

【注释】清江:指闽江,在今福建。稚川:即谢灵运(385-433),字玄平,南朝宋诗人、画家,会稽始兴人。山水画:指《林森山水图》。笔法:指绘画的方法和技巧。深林大树交铁柯:树木交错如铁的枝干。陂陀:山势高低起伏的样子。千崖小径雪边分:形容道路两旁山峰上积雪如被分割成无数小道。百道飞泉雨中泻:形容溪流飞泻,如从天上落下。

【译文】

清江的水是哪里的人画的山水?西村没有传述过谢灵运的故事。

林生后来出了名更显得清逸,他笔法远师闽浙地区士人。

深林大树交织如铁的枝干,远看近观山峰连绵起伏如同山坡。

晴朗的天空层叠的峡谷中可见栈桥,傍晚时分湖面上传来划船的声音。

水边的亭子非常潇洒,再走一段路就可以看见平桥。

千条小道上的雪被分割开来,百道瀑布从空中倾泻下来。

他自言笔法由心而运,墨色重敷后看上去深润。

碧海春云动得非常渺茫,泰华山秋空显得更加雄峻。

昨天我们曾在湖上相聚,听说你正在建造幽静的居所傍着渔船。

先为你写下采菱篇,答谢我新画的图画非常幽旷。

图中的山峰千万重,又好像闽州和浙州的山峰一般。

如今想要去河梁告别,只能指点天边遥望归鸿。

我家茆屋位于珠林山下,武姥仙坛与它相对峙立。

何时能够为你再写看云亭,把西原的雪都染上色彩。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全诗以“林森山水图”为题,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山林风景。首句“清江何人画山水”,点明画山水的是闽江之滨。第二句“西村无传稚川死”,说明谢灵运已不在世。三至六句写山水之景,“笔法远师闽浙士”,用笔有闽浙特色;“深林大树交铁柯”,树木交错如铁的枝干;“远峰近巘分陂陀”,山峰远近分明,犹如山岭相间;“青天层峡见栈阁”,晴朗的天空层叠的峡谷中可见栈桥;“落日平湖闻棹歌”,傍晚时分湖面上传来划船的声音。七至十一句写人物,“水边之亭绝潇洒,更看平桥度羸马”,水边的亭子非常潇洒,再走一段路就可以看见平桥;“千崖小径雪边分”,“百道飞泉雨中泻”,千条小道上的雪被分割开来,百道瀑布从空中倾泻下来;“自言笔法由心运,墨色重敷看深润”,自言笔法由心而运,墨色重敷后看上去深润;十二句写景物,“碧海春云动杳冥,泰华秋空入雄峻”,碧海春云动得很渺茫,太华山秋空显得更加雄峻;十三句“昨者相逢湖水上,闻筑幽居傍渔榜”,昨天我们一起曾在湖上相聚,听说你正在建造幽静的居所傍着渔船;十四句“为君先赋采菱篇,答我新图迥幽旷”,先为你写下采菱篇,答谢我新画的图画非常幽旷;十五句“图中好山千万重,还似闽中似浙中”,图中的山峰千万重,又好像闽州和浙州的山峰一般。十六句“只今欲往河梁绝,指点天末窥冥鸿”,如今想要去河梁告别,只能指点天边遥望归鸿;十七句“我家茆屋珠林底,武姥仙坛两相峙”,我家茆屋位于珠林山下,武姥仙坛与它相对峙立;十八句“何时为写看云亭,尽染西原雪华纸”,什么时候能够为你再写看云亭,把西原的雪都染上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