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方知惜岁华,故人流落共天涯。
盘飧白酒醉还酌,纸帐青灯寒吐花。
墐户农归犹旧腊,江城戍晓半悲笳。
芙蓉枕畔殊萧索,乡国依依北斗斜。
庚寅除夕与温觉斯吴幼更守岁花田旅次得华字
老去方知惜岁华,故人流落共天涯。
盘飧白酒醉还酌,纸帐青灯寒吐花。
墐户农归犹旧腊,江城戍晓半悲笳。
芙蓉枕畔殊萧索,乡国依依北斗斜。
注释:
庚寅:农历年份,庚寅年为干支纪年的第六个年份。
老去方知惜岁华:年纪大了才懂得珍惜时光。岁华,岁月。
流落:四处漂泊,寄居他乡。
盘飧(sūn):指用盘子盛着的饭食。
青灯:青色的灯光,这里指蜡烛发出的幽暗光焰。
墐(jià)户:用土坯砌成的门户。
江城:指江边的城镇或临江的城镇。戍(shù):驻守。
悲笳(jiā):悲伤的号角声。
芙蓉枕畔:以荷花作为枕头,形容生活清苦。
乡国:故乡和国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庚寅年除夕夜,与友人温觉斯、吴幼更共同守岁时所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老去方知惜岁华”,诗人感叹自己在年老后才能真正体会到时间的宝贵,过去常常忽略了对时间的珍惜。这种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对生命无常的领悟。
第二句“故人流落共天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流离失所、孤独无依的感慨。诗人通过“故人”一词,暗示了那些与自己有共同经历的人也在天涯沦落,无法团聚。这种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第三句“盘飧白酒醉还酌”,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美酒,畅谈人生的场景。这里的“盘飧”和“白酒”都象征着简朴的生活,而“醉还酌”则表现出了诗人在欢乐中不失节制的品质。
第四句“纸帐青灯寒吐花”,则描写了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坚持读书写作的坚韧精神。这里的“纸帐”和“青灯”都象征着清贫的生活,而“寒吐花”则表现出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
第五句“墐户农归犹旧腊”,诗人描述了农人在腊月时节返回家中的情景。这里的“墐户”指的是用土坯砌成的门户,象征着农家的简陋生活。而“犹旧腊”则表明虽然已经过了腊月,但农人依然回到家乡,过着朴素的生活。
第六句“江城戍晓半悲笳”,则描绘了江边城镇在清晨时分的景象。这里的“戍”指的是驻守边疆的士兵,而“悲笳”则象征着士兵们在边关上发出的哀鸣。这种描绘不仅表现了战争带来的残酷,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士兵牺牲的同情和哀悼。
最后一句“芙蓉枕畔殊萧索,乡国依依北斗斜”,则以芙蓉作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园的眷恋之情。这里的“芙蓉”指的是荷花,象征着清雅高洁的品格。而“乡国”则指代诗人的故乡和国家,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乡和国家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