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拜儿童一笑欢,糟糠堂上劝加餐。
身存敢叹添华发,世外堪容戴箨冠。
壁里诗书经劫火,云中鸡犬待还丹。
闲情每逐春风醉,莺语槐阴听未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通过审题来了解题目的具体要求和答题范围,结合诗句内容和注释来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罗拜儿童一笑欢”,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为孩子们鞠躬致意,他们欢笑地接受了我的敬意,这体现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糟糠堂上劝加餐”,这句诗意指我为家中老人准备了丰盛的食物,让他们在糟糠之堂上也能吃好饭,体现了诗人对父母长辈的孝道之心;“身存敢叹添华发”,这句诗意指尽管我还活着,但是已经感叹自己白发已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世外堪容戴箨冠”,这里的“箨冠”指的是竹制的帽子,是隐者的标志,这里用这个词语表达了诗人想远离尘世的烦恼,过一种清静淡泊的生活的愿望;“壁里诗书经劫火,云中鸡犬待还丹”,这句诗意指家藏的诗书中有被战火焚烧的痕迹,而云中的鸡犬似乎也在等着主人回家;“闲情每逐春风醉,莺语槐阴听未阑”,意思是我常常沉醉于春色之中,直到黄莺啼鸣声还在槐阴下回荡。
【答案】
(1)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家庭宴席上与子孙同乐的情景。首句写孩子天真无邪,笑逐颜开,表现了家庭的和谐与温馨,也透露出诗人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第二句写为年迈的老人准备食物,体现了他对父母的孝心。第三句写诗人感叹人生易老,岁月不居。第四句写诗人渴望过隐居生活,以摆脱世俗的烦恼。第五句写家藏的诗书中有被战火焚烧的痕迹,而云中的鸡犬似乎也在等着主人回家。第六句写春天的美好景色,诗人陶醉其中。最后两句写自己常常沉醉于春色之中,直到黄莺啼鸣声还在槐阴下回荡。全诗流露出浓厚的田园气息和恬淡的闲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