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镜惊毛发,殊非宿昔翁。
狂来诗有兴,愁极酒无功。
久病成真跛,流言息近聋。
明知过相问,起坐夕阳中。
诗句释义:
非昔: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一种回顾和反思,”非昔”可能意味着与过去相比,现在的自己有了不同的变化。
览镜惊毛发: 诗人在照镜子时,发现自己的白发,感到惊讶。这里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衰老的感慨。
殊非宿昔翁: 这里的”殊非”表示“完全不同”或“不再是”,”宿昔”指的是过去的某个时候,所以整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与过去的自己大不相同。
狂来诗有兴: “狂来”可能指某种突发的灵感或冲动,而”诗意盎然”则形容这种灵感带来的创作活力或情感表达。
愁极酒无功: “愁极”可能是指极度的忧愁或悲伤,而”酒无功”则表明在这种状态下,酒并不能带来安慰或缓解忧愁。
久病成真跛: “久病”可能是指长期的健康状况不佳,”真跛”则形容身体的真实状态,即因为长期疾病导致行动不便。
流言息近聋: “流言”可能是指不实的信息或谣言,”息近聋”则形容这些流言对人的影响,就像噪音一样让人难以忽视。
明知过相问: “明知”可能是指清楚自己的状况或处境,”过相问”则可能表示有人过分关注或询问这些情况。
起坐夕阳中: “起坐”可能描述诗人起身或坐下的动作,而”夕阳中”则描绘了时间是在傍晚时分,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
译文:
不是曾经的我,镜中看到白发让我吃惊。
突然涌出诗歌的灵感,但忧愁至极,酒也无济于事。
长期的病痛让我变成了真正的跛子,流言蜚语如同噪音般让人无法忽视。
虽然明白有人过分追问,但在夕阳下我仍然选择坐着。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变化的感叹,以及对生活、健康和个人情绪的深度观察。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自己,诗人表达了一种从青春到老年的转变,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情感变化。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白发”、“酒无功”、“真跛”等都深刻地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身体状况,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此外,诗人还通过描绘夕阳下的静谧场景,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思考的氛围,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