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辛苦问流人,非罪相看误此身。
何用老成徒取辱,久知温饱不如贫。
衣裳臭秽沾床汗,枷械拘挛满面尘。
不自我先休叹恨,周馀靡有孑遗民。

这首诗是唐代白居易的《问流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道旁辛苦问流人,非罪相看误此身。
  • “道旁辛苦”描绘了诗人在路边看到的流民们艰辛的生活状况。
  • “问流人”表达了诗人对流民们的关心和同情。
  • “非罪相看误此身”意味着诗人认为这些流民并没有犯下什么罪行,却因为种种原因而陷入了困境,这让他们白白地浪费了自己的人生。
  1. 何用老成徒取辱,久知温饱不如贫。
  • “老成”指的是那些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他们往往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优待。
  • “徒取辱”表示这些人尽管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却因为被误认为是有罪的人而被羞辱。
  • “久知温饱不如贫”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并不在于物质的富足,而是心灵的平静和满足。
  1. 衣裳臭秽沾床汗,枷械拘挛满面尘。
  • “衣裳臭秽”描述了流民们身上的污浊和不洁。
  • “沾床汗”暗示了他们在长时间的劳作后所承受的疲惫和辛劳。
  • “枷械拘挛”形容了他们被束缚和限制的状态。
  1. 不自我先休叹恨,周馀靡有孑遗民。
  • “不自我先休叹恨”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豁达和乐观。
  • “周馀”指的是周围剩余的人或物,这里指代那些没有被迫害的人或事物。
  • “靡有孑遗民”意味着除了诗人之外,没有其他人能够幸免于难。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流民们艰苦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和关心。诗人通过对流民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社会现实背后的不公和残酷。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认为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并不在于物质的富足,而是心灵的平静和满足。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成为唐代诗歌史上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