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光微未尽消,背阴岩谷冱连朝。
春风一解昆仑冻,渐化河澌入海潮。
【注释】旭光:指早晨的阳光,微光。未尽消:未全消失。背阴岩谷:指背阴面的岩石山壑。冱:结冻。河澌:河流的水。
【赏析】此诗描写了昆仑山春景。首句写日出后的景象;次句说山中之雪,因阳光微明尚未消融;三、四句写春风解冻,水从山上流下,流入大海。
旭日光微未尽消,背阴岩谷冱连朝。
春风一解昆仑冻,渐化河澌入海潮。
【注释】旭光:指早晨的阳光,微光。未尽消:未全消失。背阴岩谷:指背阴面的岩石山壑。冱:结冻。河澌:河流的水。
【赏析】此诗描写了昆仑山春景。首句写日出后的景象;次句说山中之雪,因阳光微明尚未消融;三、四句写春风解冻,水从山上流下,流入大海。
【注释】 武夷:指福建省武夷山,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 层峦叠嶂:层层山峰重叠。 混沌:古人认为世界形成之前的状态,即天地未分的浑沌状态。 中天:天空中间。 鸾凤、神姥:都是神话中的仙人。鸾凤,传说中凤凰的一种,是古代传说中的仙鸟。 猿猱:指猴子和猿猴。 琼林:指仙境,也指瑶池。遗蜕:指仙人的尸骨或仙迹。 露盘:指仙宫。仙掌:指仙人用的仙杖。 曾孙燕:指曾孙的宴席。 升真天: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下面是对这首诗《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的逐句解析与翻译,同时附上了必要的注释、赏析。 1. 春风吹船泛中流:春天的微风轻轻吹动着船只,它在平静的水面上悠然前行。 2. 千岩万壑开沧洲:群山之间,无数的岩石和山谷在春光中逐渐显露。 3. 空林湿翠散晴旭:空旷的森林中,湿润的绿色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 4. 绝顶爽气生清秋:站在山峰之巅,可以感受到秋天特有的清爽气息。 5.
【解析】 1. “题云”:题目为《松九江秀色图方壶画》。“松九江秀色图方壶画”:以松和九江的秀色作为画面主题。“松”:松树,这里指松树的意境。“九江”:江西的九江。“秀色”:美丽的风景。“方壶”:《庄子·逍遥游》:“吾有五枝,独立而无所待,非不托于物也,是故不为苟生,从水火,隐于至岩之中。”后因以“方壶”借指仙境。“图画”:画卷。 2. “渊明柳,太白松”:陶渊明种的柳树,李白种的松树
正月十四日西山感兴久旷山水游,今晨愿无违。 松林收残雨,郊原澹朝晖。 憩涧弄清泚,缘冈陟翠微。 池鱼暖始游,岩花寒尚稀。 高人坐空堂,深竹对岩扉。 山中闻犬吠,谷口见樵归。 心赏适有契,仙游讵能希。 赖此一樽酒,暂然息尘机。 古来朝市间,荣华多是非。 所以首阳士,白首常采薇。 译文: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游览山水了,今天早上我希望能随心所欲地出游。 松林里收集着残余的雨水
题清江碧嶂集追怀清碧杜先生 山中之人号云壑,落日题诗寄溪阁。 示我清江碧嶂诗,开卷清风满寥廓。 忆昨先生林下居,黄花翠竹临阶除。 平生不受天子禄,老向名山空著书。 十年死别如朝暮,一望孤坟泪如雨。 往事悠悠叹逝川,遗编零落俱尘土。 江湖耆旧晚更稀,此卷乃出幽人为。 细书深刻不易得,短咏长歌劳我思。 虞杨范揭名当代,犹敬先生师法在。 祇今馀子徒纷纷,敢以涓流敌沧海。 清庙之瑟朱丝弦,九皋鹤唳声清圆
【注释】 1. 秋山:秋天的山。 2. 天寒草木疏:天气寒冷,草木稀疏。 3. 落日照平野:夕阳照耀在平坦的原野上。 4. 孤云西北驰:孤独的白云向西北飘去。 5. 独鸟东南下:一只独自向南飞去的鸟。 6. 仰聆寒蝉悲:仰望着聆听着寒蝉的哀鸣。 7. 离思何由写:离愁如何抒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离情别绪的五言律诗。全诗通过描绘秋山、秋色、寒蝉等景象
候刘兰室不至 等待刘兰室(指刘禹锡)不来。 译文:我在等待刘禹锡,可他还没来。 注释:刘禹锡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与作者有很深的友谊。 送君上京师,怀君来武夷 送你(指刘禹锡)上京城,想念你在武夷山。 译文:我送你去京城,心中满是思念你在武夷山。 注释:武夷山在今福建一带,是刘禹锡的故乡,两人曾在这里结下深厚的友谊。 黄花开口向我笑,不肯握手趋东篱 黄花(菊花)对我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题目为《题南山秋色》。 首句“忆昔弱冠心冥顽”描述了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的心境。这里,“弱冠”是一个古代的年龄称谓,表示二十岁左右。“冥顽”则意味着当时他的心境非常顽固,不善于变通。 第二句“趋庭侍训溪南山”描绘了诗人小时候在家乡学习的场景。他在家中跟随长辈学习,生活在风景如画的溪山之间。这里的“趋庭”指的是追随父亲,而“训”则是指教导、教育的意思。
【注释】: 白雪歌: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南州:指南方。 山庄:隐居之地。 一点游尘着处无:一点游人足迹无处可寻。着处:留下。 四檐明月连宵有:四座屋檐的明月,整夜照耀着。 琼树:美艳的树木,这里指雪树。 玉蓑:用白玉制成的蓑衣。 清池片石叠寒毡:清冷的水潭、石头,堆起一层层的寒冰褥。 远岫(xiù):远山。疏松:稀疏的松树。排秃帚:像梳子一样的排列。 鸢肩:形容鹤颈高耸。独耸:独自耸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表达了对友人赴京的祝福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译文 五月的海上,高高的南风席卷而来,犹如万斛的龙舟在浩渺的大海里飞驰。蓬莱、方丈两座仙山,仿佛在无边无际的水天一色之中消失不见,只听见那吞没天地、蒸腾日月的巨大波浪在翻滚。居庸关如天门般地进入大海,十二座玉楼直通仙境。仙人居住的楼阁中,龙光、蜃气缭绕迷离,夜看星辰
这首诗是杜甫对当时诗坛的批评和自己的自许之作。他以云松雪中十绝来表达自己的创作风格,认为他的诗歌清新、有神韵,而不像当时的一些诗人的作品那样浅薄。 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1. 群贤诗语斗清新,白战何人笔有神。 - “群贤”:指众多才华横溢的诗人。 - “诗语”:诗歌中的用语和意境。 - “斗清新”:竞争清新。 - “白战”:这里指的是用白纸作战场,即比喻诗歌创作的过程。 - “笔有神”
《和云松雪中十绝》是一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曳履自惭随兽迹,背藜欲出耸鸢肩。 注释:穿着鞋子走路时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像野兽一样行动;想要离开,却因身体瘦弱而显得像老鹰一样挺拔。 赏析:诗人用“曳履”来形容自己的行走状态,表达了一种自我批评的心态。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自己的身材与老鹰相比,展现了自己的坚韧不屈。 酒中挽得阳和转,一斗松醪直万钱。 注释
和云松雪中十绝 【注释】 翠竹:青绿色的竹子,这里指松树。 擎:支撑。 封厚望应迷:厚厚的积雪压住了花枝。 寻春:寻找春天。 朝晖:早晨的阳光。 青鞋湿冻泥:穿着青鞋踏进了冰冻的泥土,比喻在冰雪中行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冬景的诗。首句“翠竹擎多看渐低”写冬日里的松树枝叶虽繁密,但已逐渐低垂,显示出冬天来临的气息。次句“寒梅封厚望应迷”则描绘了寒冬中梅花盛开的情景,尽管它开得旺盛
【赏析】 刘禹锡的《题刘子长留耕图》是一首七古,诗中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画。画面上:原野上的春山远隔,门前流水淙淙,三忠先人的德泽庇荫着后代子孙,五亩荒田成了旧日生涯的归宿,小圃连着参天乔木,疏畦旁点缀着落花。在这幅画卷里,刘禹锡赞美农夫的生活,歌颂他们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抒发了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首句“原隰春山远”,原野上春天里的山峦遥远;次句“门庐涧水斜”,门前的小溪流水潺潺
灵凤篇 鸣凤出丹穴,五采耀晴旭。 朝饮瑶池流,暮栖昆山木。 和声六律备,灵德百禽伏。 重华去已久,淳风何由复。 不闻夔乐谐,但复楚歌促。 梧枝霜不蕃,竹实冬未熟。 愧彼梁间燕,双双托华屋。 注释: 1. 鸣凤出丹穴:凤凰是吉祥的象征,出自丹穴,象征着尊贵和美好。 2. 五采耀晴旭:五彩斑斓的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3. 朝饮瑶池流:早晨在瑶池饮水,瑶池是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解析】 “积流会澄川,浮沙亘长洲”的意思是:江水汇聚成河,汇流到澄清的河流中,沙滩连绵不断,覆盖在长洲上。“斯人亦何为,乐哉以优游”的意思是:这样的人为什么还要苦苦奔波呢?还是悠哉游哉地生活吧。 【答案】 译文:江水汇聚成河,汇流到澄清的河流中,沙滩连绵不断,覆盖在长洲上。渔樵自成村,桑麻翳榛丘。犬吠林巷深,鸟鸣田舍幽。落日负耒归,凉飙荡轻舟。斯人亦何为,乐哉以优游。羁怀迫道路,怅望徒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