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幽人亦赏花,花枝经雨迸篱斜。
官贫贳酒常施债,才窘耽诗不到家。
三径也曾来梦里,四年忘却滞天涯。
西风偶掣尊前帽,莫道疏狂似孟嘉。

【注释】:

九日二首:诗中“九日”指重阳节,即登高节。

不是幽人亦赏花:不是隐士的人也赏花。幽人,隐士。

花枝经雨迸篱斜:经过雨水滋润的花枝从篱笆旁边溢出来。

官贫贳酒常施债:因官运不济,生活贫困,常常赊酒来喝。贳酒,赊买酒食。施债,借钱。

才窘耽诗不到家:因才思困乏而不能完成诗歌创作。

三径也曾来梦里:曾经梦见那三条小路。

四年忘却滞天涯:已经四年没有回到故乡。

西风偶掣尊前帽,莫道疏狂似孟嘉:偶尔被西风吹动面前的杯子,不要以为我像孟嘉那样疏放不羁。

【赏析】:

此为重阳节所作。诗人在仕途上屡遭打击,生活贫困潦倒,但仍有一颗热爱生活与自然之心,他虽不是隐士高人,却也有赏花饮酒之雅兴;他虽然才思困乏,但依然有吟咏作诗的雅兴;他虽然身处异乡,却依然怀念家乡和亲人;他虽然遭遇逆境而心志犹坚,仍不失旷达豪放的个性。全诗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脱俗,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词。

第一句“不是幽人亦赏花”,说即使是不拘小节的隐士,也不忘在重阳节欣赏花朵。诗人说自己不是真正的隐士,但却想效仿隐士赏花的乐趣。“幽人”是指隐居山野的人,这里指的是自己。

“花枝经雨迸篱斜”,描写了诗人观赏花朵的情景。花儿在风雨中摇曳生姿,仿佛是从篱笆旁溢出的水珠一般。这里的“斜”,描绘出花儿随风摇曳的美丽姿态。

“官贫贳酒常施债”,表达了诗人因为贫穷而不得不赊账购买酒水的痛苦。诗人用“官贫”、“贳酒”、“施债”这三个关键词,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因官场失意而陷入困境的形象。

“才窘耽诗不到家”,表现了诗人在才思枯竭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写作诗歌的无奈。这里的“才窘”指的是作者在创作诗歌时缺乏灵感和才华。

“三径也曾来梦里”,暗示了诗人曾经梦想过回归故乡的生活。这里的“三径”,是指通往家园的小道;“梦里”则暗示着诗人对归乡生活的渴望。

“四年忘却滞天涯”,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未能返回故乡的遗憾和无奈。这里的“四年”指的是诗人离开家乡已有四年之久。

“西风偶掣尊前帽,莫道疏狂似孟嘉”,最后一句以西风轻轻吹动酒杯中的帽子来比喻诗人的心境。这里的“西风”象征着秋天的萧瑟和凄凉;而“孟嘉”则是晋朝的一位名士,以豪放不羁闻名于世。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仍保持豁达豪放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