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馆坐岑寂,雨声荆楚秋。
风高木叶下,天远汉江流。
佳节思萸菊,新寒理褐裘。
从来惯为客,展卷自销忧。

【注释】

九日:即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登高饮酒作诗。独咏:一个人独自吟咏。岑寂:寂静,寂寞。荆楚:指长江以南地区。荆山、楚水是古代楚国的别称,这里泛指湖北一带。风高:秋风吹起,树叶飘落。天远:天边,天空遥远。汉江:即长江,汉水之流,在今湖北武汉市以下。茱萸(jiūyú):一种香草,传说能辟除不祥之气,古人常在九月九日佩戴它来防病延年。菊花:指菊花盛开时节,也用来比喻佳节。新寒:初春时节的寒冷天气。理褐裘:整理着粗布衣服。褐裘:用粗布做的上衣,质地粗劣的衣服。销忧:解除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节这天所作,描写了诗人在斋馆中独自吟咏的情景以及他内心的感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联“斋馆坐岑寂,雨声荆楚秋。”诗人坐在斋馆中,周围的景色显得非常寂静。秋天的雨声从荆楚(即湖北一带)传来,给人一种深深的秋意与孤寂感。

颔联“风高木叶下,天远汉江流。”秋风劲吹,树叶纷纷落下,远处的汉江水流潺潺。这里的“木叶”既指落叶,又隐喻着时光的流逝,给人以深沉的历史感和生命的短暂性。

颈联“佳节思萸菊,新寒理褐裘。”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诗人想到了家乡的萸菊,想起了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同时,他也感受到了初春的寒冷,需要穿上粗布衣服御寒。

尾联“从来惯为客,展卷自销忧。”一直以来,诗人习惯作为过客四处漂泊,但当他翻开书卷时,所有的忧愁都随风而去,消散在字里行间。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重阳节这天的心情变化,展现了他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