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称教馆曰设帐,又回振铎;谦教馆曰糊口,又曰舌耕。师曰西宾,师席曰函丈;学曰家塾,学俸日束脩。桃李在公门,称人弟子之多;首蓿长阑干,奉师饮食之薄。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未得及门,曰宫墙外望;称得秘授,曰衣钵真传。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世称贺循为当世儒宗。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

诗句:

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称教馆曰设帐,又回振铎;谦教馆曰糊口,又曰舌耕。师曰西宾,师席曰函丈;学曰家塾,学俸日束修。桃李在公门,称人弟子之多;首蓿长阑干,奉师饮食之薄。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未得及门,曰宫墙外望;称得秘授,曰衣钵真传。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世称贺循为当世儒宗。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    

译文:
马融设立了一个红色的帐篷作为教室,前面是传授学生的场所,后面则是演奏音乐的女乐。孔子居住在杏坛上,他的学生多达七百人,而他的弟子则有三千人。将教学场所称为“设帐”,意思是教学过程中老师会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谦虚地称自己教学的地方为“糊口”,意味着生活拮据,但仍然坚持自己的教育工作。老师被称为“西宾”,意为西方的教师;学生的位置则被称为“函丈”,指的是非常尊敬的地方。学习被比喻为家中的书房,而教授学生的薪资被称为“束修”。在孔子的教育下,桃树和李树长得非常好,这是对他们学生数量的赞美;而在孔子门前等待的学生,他们的饭菜很简陋,这是对他们对老师的尊敬。

冰是水的一种状态,但它比水还要冷。这比喻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勤奋超越了老师。青色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但颜色却超过了蓝色。这比喻了弟子的学识和才能超过了师傅。学生们还没有能够拜师,就站在围墙外望着学校的大门。当他们得到了珍贵的教诲,就像得到了真正的法宝一样。人们称赞杨震为“关西夫子”,即伟大的儒学大师;世人也称赞贺循为“当世儒宗”,即当代的儒学领袖。苏章为了学习而跋涉千里;程门立雪的故事,描绘了游学生对老师深深的敬意。学生们称赞老师的教学如同春风般温暖;感激老师的教诲就如同沐浴在及时雨的滋润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学堂的景象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诗中通过对比的方式,生动地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崇拜,以及对学习的热爱和投入。其中蕴含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和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古代教育中对学生的期望和鼓励,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和学生的努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