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玄德引关、张来颍川,听得喊杀之声,又望见火光烛天,急引兵来时,贼已败散。玄德见皇甫嵩、朱俊,具道卢植之意。嵩曰:“张梁、张宝势穷力乏,必投广宗去依张角。玄德可即星夜往助。”玄德领命,遂引兵复回。得到半路,只见一簇军马,护送一辆槛车,车中之囚,乃卢植也。玄德大惊,滚鞍下马,问其缘故。植曰:“我围张角,将次可破;因角用妖术,未能即胜。朝廷差黄门左丰前来体探,问我索取贿赂。我答曰:‘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左丰挟恨,回奏朝廷,说我高垒不战,惰慢军心;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将董卓来代将我兵,取我回京问罪。”张飞听罢,大怒,要斩护送军人,以救卢植。玄德急止之曰:“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军士簇拥卢植去了。关公曰:“卢中郎已被逮,别人领兵,我等去无所依,不如且回涿郡。”玄德从其言,遂引军北行。行无二日,忽闻山后喊声大震。玄德引关、张纵马上高冈望之,见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玄德曰:“此张角也!可速战!”三人飞马引军而出。张角正杀败董卓,乘势赴来,忽遇三人冲杀,角军大乱,败走五十余里。

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诗句

话说玄德引关、张来颍川,
听得喊杀之声,又望见火光烛天,急引兵来时,贼已败散。
玄德见皇甫嵩、朱俊,具道卢植之意。
嵩曰:“张梁、张宝势穷力乏,必投广宗去依张角。
玄德可即星夜往助。”
玄德领命,遂引兵复回。
得到半路,只见一簇军马,护送一辆槛车,车中之囚,乃卢植也。
玄德大惊,滚鞍下马,问其缘故。
植曰:“我围张角,将次可破;
因角用妖术,未能即胜。
朝廷差黄门左丰前来体探,问我索取贿赂。
我答曰:‘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
左丰挟恨,回奏朝廷,说我高垒不战,惰慢军心;
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将董卓来代将我兵,取我回京问罪。”
张飞听罢,大怒,要斩护送军人,以救卢植。
玄德急止之曰:“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军士簇拥卢植去了。
关公曰:“卢中郎已被逮,别人领兵,我等去无所依,不如且回涿郡。”
玄德从其言,遂引军北行。
行无二日,忽闻山后喊声大震。
玄德引关、张纵马上高冈望之,见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玄德曰:“此张角也!可速战!”三人飞马引军而出。张角正杀败董卓,乘势赴来,忽遇三人冲杀,角军大乱,败走五十余里。

译文

话说刘备带着关羽、张飞来到颍川,听到外面喊杀声和火光,立刻带领军队赶回去。在路上遇到了皇甫嵩和朱俊。皇甫嵩说:“张梁和张宝已经筋疲力尽,他们一定投奔了广宗,依附张角。你可以立即出发,火速前去援助。”刘备接受了命令,就带领军队回去。在半路上,看见有一队人马正在护送一辆囚车,车里的囚犯是卢植。刘备非常吃惊,马上下马询问原因。卢植回答说:“我已经包围了张角的大本营,眼看就要破了。但张角使用妖法,没有能够打败他。朝廷派黄门左丰前来视察情况,并问我索要贿赂。我回答:‘我们的军粮还不够,哪里还有多余的钱孝敬使者呢?’左丰怀恨在心,回朝后向朝廷告状说我故意不出战,懈怠军心,于是朝廷震怒,派中郎将董卓代替我来带兵,然后把我带回京城治罪。”张飞听到这话后非常愤怒,想要杀掉护送他的军人来救援卢植。刘备急忙阻止他说:“朝廷自有公论,你们怎么能轻率行事?”士兵们簇拥着卢植离开了。关羽说:“卢中郎已经被抓住了,如果其他人带兵,我们就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了,还是先回涿郡吧。”刘备听从了他的建议,就带领军队向北撤退。走了两天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忽然听到远处山后传来一声巨响,刘备让关羽、张飞带马登上高地观望,看到汉朝的军队被打得溃散了,到处都是逃命的人群,而黄巾军的旗帜上写着“天公将军”。刘备说:“这是张角!我们应该尽快出战!”于是三人率领士兵冲出战斗,张角在战场上与董卓交战失败后逃走,这时正好遇到刘备等人的冲击。张角的部队一片混乱,最终被迫后退五十多里。

赏析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讲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和蜀、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为全书铺垫了背景。故事通过桃园三兄弟的义举,展示了忠贞报国的情怀,同时也揭示了乱世中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刘备作为故事的主角之一,体现了他善于用人和重视友情的品质。从最初的单枪匹马到后来集结各路英才,刘备始终秉持着招揽天下英豪、共同抗敌的初心。这种胸怀不仅体现在他对关羽和张飞的信任和重用上,还体现在他在面对曹操、孙权等强敌时的外交手腕和战略眼光。

张角叛乱的故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动荡。张角利用妖法和民众的不满情绪进行反抗,这一事件不仅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也为后续的三国鼎立埋下伏笔。同时,通过对董卓的描述,展现了朝廷中宦官专权的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腐败和无能,进一步凸显了社会的黑暗面。

《三国演义》不仅是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史诗巨著。它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对事件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与国家的兴亡,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