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大喜,便令坚攻打南门,玄德打北门,朱俊打西门,留东门与贼走。孙坚首先登城,斩贼二十余人,贼众奔溃。赵弘飞马突槊,直取孙坚。坚从城上飞身夺弘槊,刺弘下马;却骑弘马,飞身往来杀贼。孙仲引贼突出北门,正迎玄德,无心恋战,只待奔逃。玄德张弓一箭,正中孙仲,翻身落马。朱俊大军随后掩杀,斩首数万级,降者不可胜计。南阳一路,十数郡皆平。俊班师回京,诏封为车骑将军,河南尹。俊表奏孙坚、刘备等功。坚有人情,除别郡司马上任去了。惟玄德听候日久,不得除授,三人郁郁不乐,上街闲行,正值郎中张钧车到。玄德见之,自陈功绩。钧大惊,随入朝见帝曰:“昔黄巾造反,其原皆由十常侍卖官鬻爵,非亲不用,非仇不诛,以致天下大乱。今宜斩十常侍,悬首南郊,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赏赐,则四海自清平也。”十常侍奏帝曰:“张钧欺主。”帝令武士逐出张钧。十常侍共议:“此必破黄巾有功者,不得除授,故生怨言。权且教省家铨注微名,待后却再理会未晚。”因此玄德除授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克日赴任。
诗句:
朱俊大喜,便令坚攻打南门,玄德打北门,朱俊打西门,留东门与贼走。孙坚首先登城,斩贼二十余人,贼众奔溃。赵弘飞马突槊,直取孙坚。坚从城上飞身夺弘槊,刺弘下马;却骑弘马,飞身往来杀贼。孙仲引贼突出北门,正迎玄德,无心恋战,只待奔逃。
译文:
朱俊非常高兴,命令孙坚攻打南门,刘备攻打北门,朱俊攻打西门,留下东门让敌人逃走。孙坚首先登上城墙,斩杀了二十多个敌人,敌军溃败逃跑。赵弘骑马挥矛冲向孙坚,孙坚从城墙上飞身夺过赵弘的马鞭,刺中赵弘,赵弘被刺落马下。孙坚骑上赵弘的马,快速往返杀死敌人。孙仲带领敌人从北门突围出来,正遇到刘备,刘备无心恋战,只等逃跑。
关键词注释:
- 朱俊:指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字子义,南阳郡新野县人。他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多次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 玄德:指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始人之一。他以仁义著称,深受百姓爱戴。
- 十常侍:指东汉末年的宦官集团,他们把持朝政,祸害国家。
- 车骑将军:古代高级军职称号,表示对将领的尊称。
- 河南尹:汉代的地方行政官名,负责管理河南一带的政务。
- 郎中张钧:指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曾担任尚书郎等职务。他在朝廷上提出改革意见,受到皇帝的重视。
- 黄巾造反:指东汉末年发生的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由于宦官专权,导致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最终爆发了这场起义。
- 十常侍奏帝:指宦官集团向皇帝报告情况,请求处理。这里的“奏”表示向皇帝汇报或请示。“告发”是指宦官向皇帝揭露罪行或问题。
- 斩十常侍:指将宦官集团成员全部处死,以示惩戒。这是为了消除宦官集团的不良影响,恢复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 重加赏赐:指对有功之臣给予更多的奖赏和荣誉。这是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和贡献。
- 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指刘备被任命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的县尉,这是一个官职名称。这个职位意味着刘备将在该地区担任地方官员,负责治理当地的治安和民生。
赏析:
本诗描绘了东汉末年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黄巾起义的爆发和平息。朱俊作为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率领孙坚等人攻打敌寇,取得了显著的胜利。然而,随着战争的进展,一些宦官集团开始掌权,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在此背景下,何国舅等人策划诛除奸宦,但计划未能如愿,反而使得局势更加混乱。最后,刘备被任命为县尉,准备在新的环境里为百姓服务。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行动,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英雄人物的崛起和担当。它不仅是对那个时代的历史回顾,也是对英雄主义精神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