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张让、段珪劫拥少帝及陈留王,冒烟突火,连夜奔走至北邙山。约二更时分,后面喊声大举,人马赶至;当前河南中部掾吏闵贡,大呼“逆贼休走!”张让见事急,遂投河而死。帝与陈留王未知虚实,不敢高声,伏于河边乱草之内。军马四散去赶,不知帝之所在。帝与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饥馁,相抱而哭;又怕人知觉,吞声草莽之中。陈留王曰:“此间不可久恋,须别寻活路。”于是二人以衣相结,爬上岸边。满地荆棘,黑暗之中,不见行路。正无奈何,忽有流萤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飞转。陈留王曰:“此天助我兄弟也!”遂随萤火而行,渐渐见路。行至五更,足痛不能行,山冈边见一草堆,帝与王卧于草堆之畔。草堆前面是一所庄院。庄主是夜梦两红日坠于庄后,惊觉,披衣出户,四下观望,见庄后草堆上红光冲天,慌忙往视,却是二人卧于草畔。庄主问曰:“二少年谁家之子?”帝不敢应。陈留王指帝曰:“此是当今皇帝,遭十常侍之乱,逃难到此。吾乃皇弟陈留王也。”庄主大惊,再拜曰:“臣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也。因见十常侍卖官嫉贤,故隐于此。”遂扶帝入庄跪进酒食。却说闵贡赶上段珪,拿住问:“天子何在?”珪言:“已在半路相失,不知何往。”贡遂杀段珪,悬头于马项下,分兵四散寻觅;自己却独乘一马。随路追寻,偶至崔毅庄,毅见首级,问之,贡说详细,崔毅引贡见帝,君臣痛哭。贡曰:“国不可一日无君,请陛下还都。”崔毅庄上止有瘦马一匹,备与帝乘。贡与陈留王共乘一马。离庄而行,不到三里,司徒王允,太尉杨彪、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中军校尉袁绍,一行人众,数百人马,接着车驾。君臣皆哭。先使人将段珪首级往京师号令,另换好马与帝及陈留王骑坐,簇帝还京。先是洛阳小儿谣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至此果应其谶。

【诗句】
少帝与陈留王,冒烟突火逃难中,
夜色沉沉露水重,腹中饥馁相抱哭,
萤火指引寻活路,终于得见庄主翁。

【译文】
却说董卓在洛阳劫持少帝及陈留王时,他们冒着浓烟和烈火,连夜逃跑到了北邙山。大约是凌晨二更的时候,追兵已经赶到,河南中部的一名掾吏闵贡大声呼喊:“逆贼休走!”董卓见事情不妙,便跳入河中自尽。皇帝和陈留王不知情况如何,不敢高声喧哗,躲在河边的野草中。敌军分散追赶,他们不知道皇帝的具体位置。皇帝和王伏在四更天时,由于寒冷露水沾湿了肚子饿得难受,只能相互抱着哭泣;又担心被人发觉,只得默默地躲在草莽之中。陈留王说:“此地不宜久留,必须另寻生路。”于是二人用衣襟相连,爬到岸边。满地荆棘丛生,黑暗中看不清路径。正无计可施,忽然有流萤飞舞成群,光芒照耀着前方。陈留王说:“这是上天助我兄弟!”顺着流萤的光前行,渐渐见到了路。行至五更时,脚痛无法继续行走,走到山岗边看见一草堆,皇帝和王卧于草堆旁。草堆前面是一座庄园。庄园的主人是夜梦见两红日坠于庄园后,惊醒后披衣出门查看,只见草堆上红光冲天,急忙过去一看,发现是两个少年人卧于草畔。庄园主人问:“这二人是谁家之子?”皇帝不敢回答。陈留王指着皇帝说:“这是当今的皇帝,被十常侍之乱劫到此处。我是皇弟陈留王。”庄园主人大惊,再拜说:“臣先朝司徒崔烈的弟弟崔毅也。因见十常侍卖官嫉贤,所以隐于此。”于是扶皇帝入庄跪献酒食。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东汉末年宦官祸国乱政、皇族流离失所的悲惨场景。诗中通过对人物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的局面。通过对话和描写细节,生动刻画出人物形象,突出了故事的紧张气氛。诗中还巧妙运用了自然意象,如流萤、草木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整体而言,此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充分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