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陈宫临欲下手杀曹操,忽转念曰:“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而他往。”插剑上马,不等天明,自投东郡去了。操觉,不见陈宫,寻思:“此人见我说了这两句,疑我不仁,弃我而去;吾当急行,不可久留。”遂连夜到陈留,寻见父亲,备说前事;欲散家资,招募义兵。父言:“资少恐不成事。此间有孝廉卫弘,疏财仗义,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告曰:“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卫弘曰:“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愿将家资相助。”操大喜;于是先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

这首诗是《三国演义》第五回中的一句话,描述了曹操在陈宫即将下手杀他时,陈宫突然改变主意,弃而离去的场景。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1. 却说陈宫临欲下手杀曹操,忽转念曰:“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
    注释:说到了陈宫即将行动要杀掉曹操的时候,他突然想到,自己跟随曹操来到这里是因为国家需要,杀了他是不义的行为。

  2. 忽转念曰:“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而他往。”
    注释:突然想到了这个念头,觉得杀死曹操是不义的行为,不如放弃他,离开这里。

  3. 插剑上马,不等天明,自投东郡去了。
    注释:立刻拔出剑骑上马,没有等到天亮就离开去投奔东郡。

  4. 操觉,不见陈宫,寻思:“此人见我说了这两句,疑我不仁,弃我而去;吾当急行,不可久留。”
    注释:曹操感觉到没有看到陈宫后,开始思考起来,认为陈宫可能是因为听到他说的这两句感到他不仁,因此选择离开他,所以决定赶紧走,不能在这里停留太久。

  5. 遂连夜到陈留,寻见父亲,备说前事;欲散家资,招募义兵。
    注释:于是在夜晚赶往陈留去见他的父亲,详细地讲述了之前的事情。并打算把自己的家产用来招募义军。

  6. 父言:“资少恐不成事。此间有孝廉卫弘,疏财仗义,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
    注释:父亲说,虽然资金不多,但是还是可以办成一些事情的。附近有一个叫做卫弘的孝廉,非常慷慨大方,很有义气,他家非常有钱。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事情是可以办成的。

  7. 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告曰:“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
    注释:曹操设宴招待卫弘回家,告诉他:“现在汉室已经无主,董卓专权,欺压君主,残害百姓,天下人都对此十分痛恨。我希望能扶持国家,但觉得自己力量不够。你是个忠诚正义的人,我愿意向你请求帮助!”

  8. 卫弘曰:“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愿将家资相助。”
    注释:卫弘回答说:“我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已经很久了,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而已。既然你有这样的大志向,我就愿意把你的家产拿来帮助你。”

  9. 操大喜;于是先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
    注释:曹操非常高兴,于是首先发布伪造的命令,迅速报告给各路将领。然后他召集义兵,竖起写有“忠义”两个字的白旗。

  10. 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
    注释:没过多久,应征而来的士兵就像下雨一样聚集起来。

赏析:这首诗展现了曹操为了恢复汉室的决心和行动,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智谋和对人才的渴求。曹操的自信和他的决心最终使他得到了有力的支持,这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领导者的魅力和能力。整首诗通过描述曹操与陈宫之间的互动,以及他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来团结和招募人才,展示了古代政治斗争和人物心理的复杂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