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吕布来辞玄德曰:“蒙使君不弃,但恐令弟辈不能相容。布当别投他处。”玄德曰:“将军若去,某罪大矣。劣弟冒犯,另日当令陪话。近邑小沛,乃备昔日屯兵之处。将军不嫌浅狭,权且歇马,如何?粮食军需,谨当应付。”吕布谢了玄德,自引军投小沛安身去了。玄德自去埋怨张飞不题。
却说曹操平了山东,表奏朝廷,加操为建德将军费亭侯。其时李傕自为大司马,郭汜自为大将军,横行无忌,朝廷无人敢言。太尉杨彪、大司农朱俊暗奏献帝曰:“今曹操拥兵二十余万,谋臣武将数十员,若得此人扶持社稷,剿除奸党,天下幸甚。”献帝泣曰:“朕被二贼欺凌久矣!若得诛之,诚为大幸!”彪奏曰:“臣有一计:先令二贼自相残害,然后诏曹操引兵杀之,扫清贼党,以安朝廷。”献帝曰:“计将安出?”彪曰:“闻郭汜之妻最妒,可令人于汜妻处用反间计,则二贼自相害矣。”帝乃书密诏付杨彪。彪即暗使夫人以他事入郭汜府,乘间告汜妻曰:“闻郭将军与李司马夫人有染,其情甚密。倘司马知之,必遭其害。夫人宜绝其往来为妙。”汜妻讶曰:“怪见他经宿不归!却干出如此无耻之事!非夫人言,妾不知也。当慎防之。”彪妻告归,汜妻再三称谢而别。过了数日,郭汜又将往李傕府中饮宴。妻曰:“傕性不测,况今两雄不并立,倘彼酒后置毒,妾将奈何?”汜不肯听,妻再三劝住。至晚间,傕使人送酒筵至。汜妻乃暗置毒于中,方始献入,汜便欲食。妻曰:“食自外来,岂可便食?”乃先与犬试之,犬立死。自此汜心怀疑。一日朝罢,李傕力邀郭汜赴家饮宴。至夜席散,汜醉而归,偶然腹痛。妻曰:“必中其毒矣!”急令将粪汁灌之,一吐方定。汜大怒曰:“吾与李傕共图大事,今无端欲谋害我,我不先发,必遭毒手。”遂密整本部甲兵,欲攻李傕。早有人报知傕。傕亦大怒曰:“郭阿多安敢如此!”遂点本部甲兵,来杀郭汜。两处合兵数万,就在长安城下混战,乘势掳掠居民。傕侄李暹引兵围住宫院,用车二乘,一乘载天子,一乘载伏皇后,使贾诩、左灵监押车驾;其余宫人内侍,并皆步走。拥出后宰门,正遇郭汜兵到,乱箭齐发,射死宫人不知其数。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郭汜领兵入官,尽抢掳宫嫔采女入营,放火烧宫殿。次日,郭汜知李傕劫了天子,领军来营前厮杀。帝后都受惊恐。后人有诗叹之曰:“光武中兴兴汉世,上下相承十二帝。桓灵无道宗社堕,阉臣擅权为叔季。无谋何进作三公,欲除社鼠招奸雄。豺獭虽驱虎狼入,西州逆竖生淫凶。王允赤心托红粉,致令董吕成矛盾。渠魁殄灭天下宁,谁知李郭心怀愤。神州荆棘争奈何,六宫饥馑愁干戈。人心既离天命去,英雄割据分山河。后王规此存兢业,莫把金瓯等闲缺。生灵糜烂肝脑涂,剩水残山多怨血。我观遗史不胜悲,今古茫茫叹黍离。人君当守苞桑戒,太阿谁执全纲维。
《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描述了曹操在平定山东之后,被朝廷封为建德将军,费亭侯。同时,李傕与郭汜的势力日益壮大,他们互相攻击,导致朝廷无人敢言,形势十分危急。在这一情节中,曹操、杨奉和董承三人联手救驾的故事成为了关键转折,展现了忠诚与智慧的结合,以及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李傕和郭汜的自相残杀
李傕与郭汜是朝中的两大势力,他们的争斗直接导致了朝政的混乱与动荡。李傕自称为大司马,权力几乎独揽,而郭汜则自称为大将军,二人在朝政中各自为战,横行霸道。献帝为了摆脱这两位权臣的控制,提出让两位贼人自相残杀,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朝政的危机。
杨奉和董承的救驾行动
在献帝的建议下,杨奉和董承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军事力量削弱李傕和郭汜的力量,另一方面通过政治手段稳定朝纲。杨奉利用自己在民间的影响力,迅速集结了一支军队,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战斗。董承则秘密联络了其他忠于朝廷的将领和士族,确保在必要时可以给予足够的支持。
曹操的军事援助
当杨奉和董承的军队准备发起攻击时,曹操及时出手相助。他的兵力强大且训练有素,帮助杨奉和董承成功地击退了李傕和郭汜的进攻,使献帝得以重新获得对朝政的控制。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曹操的军事才能,更反映了他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忠诚与勇气。
政治策略与人心向背
在这次事件中,杨奉和董承的行动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他们深知这只是暂时的胜利。要真正稳固政权,还需要更多的政治智慧和策略。他们需要继续巩固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寻求与其他忠贞的士族和将领的合作,共同对抗朝中的奸党势力。
历史评价与现实意义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事件标志着三国时期的一个转折点。它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发展。在现代,这一事件提醒人们,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团结和合作是战胜敌人的关键。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通过智慧和勇气去实现正义和进步。
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到忠诚与智慧、勇气和策略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何相互作用,最终达到维护国家稳定、保护人民安全的目的。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一种启示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