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回府,荀彧等一班谋士入见曰:“天子认刘备为叔,恐无益于明公。”操曰:“彼既认为皇叔,吾以天子之诏令之,彼愈不敢不服矣。况吾留彼在许都,名虽近君,实在吾掌握之内,吾何惧哉?吾所虑者,太尉杨彪系袁术亲戚,倘与二袁为内应,为害不浅。当即除之。”乃密使人诬告彪交通袁术,遂收彪下狱,命满宠按治之。时北海太守孔融在许都,因谏操曰:“杨公四世清德,岂可因袁氏而罪之乎?”操曰:“此朝廷意也。”融曰:“使成王杀召公,周公可得言不知耶?”操不得已,乃免彪官,放归田里。议郎赵彦愤操专横,上疏劾操不奉帝旨、擅收大臣之罪。操大怒,即收赵彦杀之。于是百官无不悚惧。谋士程昱说操曰:“今明公威名日盛,何不乘此时行王霸之事?”操曰:“朝廷股肱尚多,未可轻动。吾当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于是拣选良马、名鹰、俊犬、弓矢俱备,先聚兵城外,操入请天子田猎。帝曰:“田猎恐非正道。”操曰:“古之帝王,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四时出郊,以示武于天下。今四海扰攘之时,正当借田猎以讲武。”帝不敢不从,随即上逍遥马,带宝雕弓、金鈚箭,排銮驾出城。玄德与关、张各弯弓插箭,内穿掩心甲,手持兵器,引数十骑随驾出许昌。曹操骑爪黄飞电马,引十万之众,与天子猎于许田。军士排开围场,周广二百余里。操与天子并马而行,只争一马头。背后都是操之心腹将校。文武百官,远远侍从,谁敢近前。当日献帝驰马到许田,刘玄德起居道傍。帝曰:“朕今欲看皇叔射猎。”玄德领命上马,忽草中赶起一兔。玄德射之,一箭正中那兔。帝喝采。转过土坡,忽见荆棘中赶出一只大鹿。帝连射三箭不中,顾谓操曰:“卿射之。”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将校,见了金鈚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玄德背后云长大怒,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玄德见了,慌忙摇手送目。关公见兄如此,便不敢动。玄德欠身向操称贺曰:“丞相神射,世所罕及!”操笑曰:“此天子洪福耳。”乃回马向天子称贺,竟不献还宝雕弓,就自悬带。围场已罢,宴于许田。宴毕,驾回许都。众人各自归歇。云长问玄德曰:“操贼欺君罔上,我欲杀之,为国除害,兄何止我?”玄德曰:“投鼠忌器。操与帝相离只一马头,其心腹之人,周回拥侍;吾弟若逞一时之怒,轻有举动,倘事不成,有伤天子,罪反坐我等矣。”云长曰:“今日不杀此贼,后必为祸。”玄德曰:“且宜秘之,不可轻言。”
诗句:
- “曹操回府,荀彧等一班谋士入见曰” —— 描述了曹操返回他的府邸后,荀彧和其他谋士进入会见的情景。
- “天子认刘备为叔,恐无益于明公。” —— 表达了曹操认为皇帝将刘备视为叔叔,这对他并无益处的观点。
- “吾以天子之诏令之,彼愈不敢不服矣。况吾留彼在许都,名虽近君,实在吾掌握之内,吾何惧哉?吾所虑者,太尉杨彪系袁术亲戚,倘与二袁为内应,为害不浅。当即除之。” —— 这里描述了曹操利用皇帝的命令来控制刘备的行为,同时他还考虑到了杨彪作为袁术的亲戚可能成为内应的风险。
- “即密使人诬告彪交通袁术,遂收彪下狱,命满宠按治之。” —— 描述曹操秘密派人指控杨彪与袁术有联系,随后将他逮捕并投入监狱,命令满宠负责调查审理杨彪的事情。
- “时北海太守孔融在许都,因谏操曰:“杨公四世清德,岂可因袁氏而罪之乎?”” —— 这里提到了北海太守孔融在许都对曹操进行了劝阻,认为杨彪有着四代的清廉和高尚品德,不应该因为袁家的罪行就对他进行惩罚。
- “使成王杀召公,周公可得言不知耶?” —— 这里用了一个历史典故来强调曹操不能因为个人恩怨就做出错误的决策,就像周成王杀死了召公一样,周公也不会对此表示赞同。
- “不得已,乃免彪官,放归田里。” —— 描述了曹操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免除了杨彪的官职,并让他回到了自己的田里。
- “议郎赵彦愤操专横,上疏劾操不奉帝旨、擅收大臣之罪。” —— 描述了一位名叫赵彦的议郎因为不满曹操的专横行为而上疏弹劾他,指责他不服从皇帝的命令并擅自拘留大臣的行为。
- “操大怒,即收赵彦杀之。” —— 这里展示了曹操对于赵彦的上疏感到愤怒,随即下令逮捕并处决了赵彦。
- “于是百官无不悚惧。” —— 描述了官员们对于曹操的反应是感到恐惧和不安。
- “谋士程昱说操曰:“今明公威名日盛,何不乘此时行王霸之事?”” —— 这里描述了谋士程昱劝说曹操趁现在他名声日益显赫的时候,可以实施一些像王道霸业那样的大动作。
- “操曰:“朝廷股肱尚多,未可轻动。吾当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 —— 曹操回答说朝廷中的忠诚大臣还有很多,现在不宜轻易行动,于是他决定请求天子去野外狩猎,以此来观察朝中的情况。
- “于是拣选良马、名鹰、俊犬、弓矢俱备,先聚兵城外,操入请天子田猎。” —— 描述了曹操挑选好马匹、优秀的鹰、俊狗、弓箭等装备,然后开始聚集军队到城外,自己请求天子去野外狩猎。
- “驾即上逍遥马,带宝雕弓、金鈚箭,排銮驾出城。” —— 这里详细描绘了皇帝如何骑着逍遥马,带着宝雕弓和金鈚箭,排好銮驾走出城去打猎。
- “玄德与关、张各弯弓插箭,内穿掩心甲,手持兵器,引数十骑随驾出许昌。” —— 描述了刘备和他的两个兄弟关羽、张飞各自弯弓射箭,穿着内嵌铠甲,手中持有武器,带领着几十名骑兵跟随皇帝一起出了许昌城。
- “曹操骑爪黄飞电马,引十万之众,与天子猎于许田。” —— 描述了曹操骑乘着一匹名叫“爪黄飞电”的骏马,率领着十数万的军队,与天子一同在许田进行狩猎。
- “军士排开围场,周广二百余里。” —— 描述了士兵们排列开来形成了一个大约两百余里的围场,用来容纳天子和军队进行狩猎。
- “操与天子并马而行,只争一马头。背后都是操之心腹将校。文武百官,远远侍从,谁敢近前。” —— 描述了曹操和天子并排骑马行走,仅在马头位置相争,身后是曹操信任的将领们,文官武将都在远远的地方侍候着,没有人敢靠前靠近。
- “当日献帝驰马到许田,刘玄德起居道傍。” —— 这里描述了当天献帝骑着马来到许田,刘备则在旁边迎接。
- “帝曰:‘朕今欲看皇叔射猎。’” —— 皇帝表示想要看看刘备是否擅长狩猎。
- “玄德领命上马,忽草中赶起一兔。玄德射之,一箭正中那兔。” —— 刘备接到任务后上马准备射箭,突然从草丛中射出了一箭,正好射中了一只兔子。
- “帝喝采。转过土坡,忽见荆棘中赶出一只大鹿。帝连射三箭不中,顾谓操曰:‘卿射之。’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 —— 皇帝看到射手连续三次射偏没有射中目标,转而让曹操尝试射箭,曹操接过皇帝的宝雕弓和金鈚箭,瞄准并射中了这只大鹿,鹿倒在了草丛中。
- “群臣将校,见了金鈚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 —— 在场的文武百官和将领们都以为皇帝射中了目标,他们欢呼起来。
- “操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 —— 曹操骑马冲出来遮挡住皇帝,接受皇帝的赏赐。
- “玄德背后云长大怒,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 —— 关羽看到曹操如此对待皇帝,非常愤怒,拔出刀准备攻击曹操。
- “玄德见了,慌忙摇手送目。关公见兄如此,便不敢动。” —— 刘备看到关羽如此愤怒,急忙摇手示意关羽不要动手。
- “玄德欠身向操称贺曰:‘丞相神射,世所罕及!’” —— 刘备向曹操祝贺他神箭技艺无人能比。
- “操笑曰:‘此天子洪福耳。’乃回马向天子称贺,竟不献还宝雕弓,就自悬带。” —— 曹操笑着回应说这是皇帝的洪福,然后就把宝雕弓挂在身上不归还给皇帝。
- “围场已罢,宴于许田。宴毕,驾回许都。众人各自归歇。” —— 狩猎活动结束后,皇帝和官员们在许田举行了宴会。宴会结束之后,皇帝回到自己的宫殿休息。
- “云长问玄德曰:‘操贼欺君罔上,我欲杀之,为国除害,兄何止我?’玄德曰:‘投鼠忌器。操与帝相离只一马头,其心腹之人,周回拥侍;吾弟若逞一时之怒,轻有举动,倘事不成,有伤天子,罪反坐我等矣。” ‘ - 关羽询问刘备如果杀了曹操会怎么样,刘备告诉他这样做会有损于国家和皇帝。
- “且宜秘之,不可轻言。” —— 建议应该保密此事,不要轻率地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