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赶上车仗,与孙乾说知此事。二人并马而行。行了数日,忽值大雨滂沱,行装尽湿。遥望山冈边有一所庄院,关公引着车仗,到彼借宿。庄内一老人出迎。关公具言来意。老人曰:“某姓郭,名常,世居于此。久闻大名,幸得瞻拜。”遂宰羊置酒相待,请二夫人于后堂暂歇。郭常陪关公、孙乾于草堂饮酒。一边烘焙行李,一边喂养马匹。至黄昏时候,忽见一少年,引数人入庄,径上草堂。郭常唤曰:“吾儿来拜将军。”因谓关公曰:“此愚男也。”关公问何来。常曰:“射猎方回。”少年见过关公,即下堂去了。常流泪言曰:“老夫耕读传家,止生此子,不务本业,惟以游猎为事。是家门不幸也!”关公曰:“方今乱世,若武艺精熟,亦可以取功名,何云不幸?”常曰:“他若肯习武艺,便是有志之人。今专务游荡,无所不为:老夫所以忧耳!”关公亦为叹息。

诗句

  1. 关公赶上车仗,与孙乾说知此事 - 这是描述了关羽(关公)追上他的车队和车夫孙乾,并告知他们所发生的情况。

  2. 二人并马而行 - 这里指的是关羽和孙乾并驾齐驱地行走。

  3. 行了数日,忽值大雨滂沱,行装尽湿 - 描述了在旅途中遇到了一场大雨,导致他们的行李都湿透了。

  4. 遥望山冈边有一所庄院 - 关羽和孙乾远眺到一个位于山冈边的庄园。

  5. 郭常具言来意 - 此处的“郭常”是庄园的主人,他向关羽说明来意。

  6. 幸得瞻拜 - 郭常用“幸得”表达了他能够见到关羽的荣幸。

  7. 遂宰羊置酒相待,请二夫人于后堂暂歇 - 郭常邀请关羽和他的两位夫人在他的后堂休息并享用羊肉和美酒。

  8. 郭常陪关公、孙乾于草堂饮酒 - 郭常陪同关羽和孙乾在草堂里饮酒。

  9. 一边烘焙行李,一边喂养马匹 - 郭常一边烤制食物准备行李,一边照看马匹。

  10. 至黄昏时候,忽见一少年,引数人入庄,径上草堂 - 黄昏时分,一个少年带领其他人进入庄园,径直走向草堂。

  11. 此愚男也。 - 少年自称为这个家庭的孩子。

  12. 关公问何来。 - 询问少年从何处来。

  13. 常曰:“射猎方回。” - 郭常回答说他是刚回家。

  14. 少年见过关公,即下堂去了。 - 少年向关羽致敬后离开了。

  15. 常流泪言曰:“老夫耕读传家,止生此子,不务本业,惟以游猎为事。是家门不幸也!” - 郭常流泪告诉关羽,自己家族世代以耕种读书为业,只生下这位儿子,而这个儿子却只喜欢打猎游玩,这是家庭的不幸。

  16. 关公曰:“方今乱世,若武艺精熟,亦可以取功名,何云不幸?” - 关羽回答表示,虽然当前是动荡的时代,但只要武艺精湛,同样可以取得功名,这不算什么不幸。

  17. 常曰:“他若肯习武艺,便是有志之人。今专务游荡,无所不为:老夫所以忧耳!” - 郭常叹息道,如果那个孩子真的愿意学习武术,那就是有志向的人。而现在他只知道游玩和享乐,没有做任何事情,这让他很担忧。

    译文

    关羽追赶着他的车队和车夫孙乾,告诉他所发生的事情。然后两人骑马并行前行。行进了几天之后,突然遇到一场大雨倾盆而下,所有的行囊都被淋湿了。这时他们看到山冈边上有一户人家,于是关羽就带着车仗到那里去借宿。那是一个老人迎接他们,并向关羽说明了来意。老人姓郭名常,世居在那里。他一直听说关羽的大名,很高兴能亲自见面。于是他宰杀了羊,准备了美酒来款待他们,还让二位夫人在他后堂休息。郭常陪着关羽和孙乾在草堂中喝酒聊天。同时他还在烘烤行李,照料马匹。到了黄昏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少年领着几个人来到庄院,直接上了草堂。郭常招呼那个少年说:“这是我的儿子。”然后他又对关羽说:“这是我儿子。”关羽问他从哪里来。郭常解释说:“他只是打猎回来。”那个少年见过关羽之后就下了堂去。郭常流着泪对关羽说:“我家世代以耕种读书为业,只有一个儿子,他不从事本业,整天只知道打猎玩耍,这是我们家庭的不幸啊!”关羽说:“如今正是乱世,如果一个人能够精通武艺,也可以获得功名,这怎么能说是不幸呢?”郭常说:“如果他真的愿意学武,那他就是有志向的人。现在他只知道游乐嬉戏,无所事事;这就是让我忧虑的地方!”关羽也为此感到有些叹息。

    注释

  • 关公(关羽):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以忠勇闻名于世。

  • 孙乾:关羽的副手之一,负责处理军中事务。

  • 郭常:庄子的名字,郭常是他的别称,世代耕作读书的家庭。

  • 郭常的家:庄子所在的庄园。

  • 郭常:年轻男子,是庄子的儿子。

  • 射猎:一种户外活动,通常指使用弓箭狩猎动物。

  • 游猎:泛指四处游荡,无目的地进行打猎活动。

  • 耕读传家:指世代以耕种和读书为业的家庭。

  • 止生此子:仅仅生了这一个儿子。

  • 不务本业:不从事农业或手工艺等基本职业。

  • 游猎为事:只专注于打猎等活动。

  • 家门不幸:指家庭不幸,遭遇困难或不幸事件。

  • 乱世:指战乱频繁的时期。

  • 武艺精湛:武艺高强,技艺娴熟。

  • 有志之人:有志向和抱负的人。

  • 悲叹:感叹世事艰难,命运多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关羽与郭常之间的一次偶遇以及随后的交流对话。诗中通过对话展现了郭常对于儿子行为的看法和对家庭未来的担忧。关羽的回答则展示了他的豁达和对世事的洞察。整体上,这首诗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状况的观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