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袁尚知曹军渡河,急急引军还邺,命吕旷、吕翔断后。袁谭见尚退军,乃大起平原军马,随后赶来。行不到数十里,一声炮响,两军齐出:左边吕旷,右边吕翔,兄弟二人截住袁潭。谭勒马告二将曰:“吾父在日,吾并未慢待二将军,今何从吾弟而见逼耶?”二将闻言,乃下马降谭。谭曰:“勿降我,可降曹丞相。”二将因随谭归营。谭候操军至,引二将见操。操大喜,以女许谭为妻,即令吕旷、吕翔为媒。谭请操攻取冀州。操曰:“方今粮草不接,搬运劳苦,我济河,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然后进兵。”令谭且居平原。操引军退屯黎阳,封吕旷、吕翔为列侯,随军听用。

郭图谓袁谭曰:“曹操以女许婚,恐非真意。今又封赏吕旷、吕翔,带去军中,此乃牢笼河北人心。后必终为我祸。主公可刻将军印二颗,暗使人送与二吕,令作内应。待操破了袁尚,可乘便图之。”谭依言,遂刻将军印二颗,暗送与二吕。二吕受讫,径将印来禀曹操。操大笑曰:“谭暗送印者,欲汝等为内助,待我破袁尚之后,就中取事耳。汝等且权受之,我自有主张。”自此曹操便有杀谭之心。

以下是对《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中“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诗句的逐句翻译、注释及赏析。

  1. 逐句翻译
  • “却说袁尚知曹军渡河,急急引军还邺…”:“说”是叙述的意思;“袁尚”是袁绍的儿子;“知”是知道或理解的意思;“曹军渡河”是指曹操率领大军渡过黄河进入河北地区;“急”是急忙的意思;“引军还邺”是指带领军队返回邺城。
  • “命吕旷、吕翔断后。”:“命”是命令或指示的意思;“断后”是指在后方保护或接应某人或某物;“吕旷、吕翔”是两个人名。
  • “袁谭见尚退军,乃大起平原军马,随后赶来。”:“见”是看见的意思;“乃”是于是或就的意思;“大起平原军马”是指大规模地调动兵力;“随后赶来”是指紧跟着前来。
  • “不行,可降曹丞相。”:“行”是行为或动作的意思;“可”是可以或能够的意思;“降曹丞相”是指投降给曹操;“曹丞相”是指曹操。
  • “郭图谓袁谭曰:“曹操以女许婚,恐非真意。”:“郭图”是人名,指的是郭嘉;“谓”是说或告诉的意思;“袁谭曰”是指袁谭的回答或说法;“谓”是表示陈述的语气词;“曹操以女许婚,恐非真意”是指曹操用女儿作为婚姻的条件,但可能不是真心的。
  • “即令谭且居平原。操引军退屯黎阳。”:“即令”是立即或马上的命令;“且居”是指暂时居住或停留的意思;“平原”是指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操引军退屯黎阳”是指曹操率领军队撤退到黎阳这个地方。
  • “封吕旷、吕翔为列侯,随军听用。”:“封”是授予或给予某种荣誉或特权的意思;“为列侯”是指成为侯爵;“随军听用”是指跟随军队并听从使用。
  1. 关键词注释
  • 此段落描述了袁绍之子袁尚和袁谭争夺冀州的皇位之争,以及曹操如何利用战术和策略赢得战争的故事。
  1. 赏析
  • 此篇通过描述人物对话和战争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策略与智慧,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战争中的残酷性。

通过对原文的详细解读和注释,不仅加深了读者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也提升了对古代军事策略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