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玄德奔回新野,自知失言取祸,未对众人言之。忽使者至,请赴襄阳。孙乾曰:“昨见主公匆匆而回,意甚不乐。愚意度之,在荆州必有事故。今忽请赴会,不可轻往。”玄德方将前项事诉与诸人。云长曰:“兄自疑心语失。刘荆州并无嗔责之意。外人之言,未可轻信。襄阳离此不远,若不去,则荆州反生疑矣。”玄德曰:“云长之言是也。”张飞曰:“筵无好筵,会无好会,不如休去。”赵云曰:“某将马步军三百人同往,可保主公无事。”玄德曰:“如此甚好。”
遂与赵云即日赴襄阳。蔡瑁出郭迎接,意甚谦谨。随后刘琦、刘琮二子,引一班文武官僚出迎。玄德见二公子俱在,并不疑忌。是日请玄德于馆舍暂歇。赵云引三百军围绕保护。云披甲挂剑,行坐不离左右。刘琦告玄德曰:“父亲气疾作,不能行动,特请叔父待客,抚劝各处守收之官。”玄德曰:“吾本不敢当此;既有兄命,不敢不从。”次日,人报九郡四十二州官员,俱已到齐。蔡瑁预请蒯越计议曰:“刘备世之枭雄,久留于此,后必为害,可就今日除之。”越曰:“恐失士民之望。”瑁曰:“吾已密领刘荆州言语在此。”越曰:“既如此,可预作准备。”瑁曰:“东门岘山大路,已使吾弟蔡和引军守把;南门外已使蔡中守把;北门外已使蔡勋守把。止有西门不必守把:前有檀溪阻隔,虽有数万之众,不易过也。”越曰:“吾见赵云行坐不离玄德,恐难下手。”瑁曰:“吾伏五百军在城内准备。”越曰:“可使文聘、王威二人另设一席于外厅,以待武将。先请住赵云,然后可行事。”瑁从其言。
原诗
《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译文
曹操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博望坡。他命令张辽和徐晃分别埋伏在两翼。曹操自己则亲自带领主力部队,与刘备和关羽对峙。张辽首先出战,被关羽斩于马下。徐晃接战,也被关羽所杀。夏侯惇见势不妙,败退到麦城。刘备率军追击,斩杀了张飞。曹操则带残兵败将逃回北方。
注释
- 曹操: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以统一北方著称。
- 博望坡:位于今河南省方城县境内,是古代著名的古战场之一。
- 张辽:字文烈,东汉末年著名将领,曹操帐下的五子良将之一。
- 徐晃:字孟德,东吴著名将领,官至车骑将军,封成阳侯,后为关羽所杀。
- 夏侯惇:字元让,曹魏名将,曾任大将军,镇守徐州,封陈国公。后来在麦城之战中战败,被迫自尽。
- 麦城:位于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东南,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之一,也是夏侯惇的葬身之地。
- 刘备:字玄德(或作备),即蜀汉开国皇帝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缔造者。
- 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的重要盟友。
- 檀溪: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西,是古代著名的古战场之一。
- 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的重要将领之一。
赏析
本回描述了赤壁之战前的紧张局势,特别是曹操如何通过精心策划,准备对刘备进行致命一击。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曹操的军事才能,也突显了刘备及其盟友的坚韧和智慧。同时,通过对赵云等英勇将领的描述,展现了三国时代武将的英勇和忠诚。此回不仅是历史的记载,也是英雄主义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