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出城门,只见一人在马前长揖曰:“公所骑马,不可乘也。”玄德视之,乃荆州幕宾伊籍,字机伯,山阳人也。玄德忙下马问之。籍曰:“昨闻蒯异度对刘荆州云:此马名的卢,乘则妨主。因此还公。公岂可复乘之?”玄德曰:“深感先生见爱。但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籍服其高见,自此常与玄德往来。玄德自到新野,军民皆喜,政治一新。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生刘禅。是夜有白鹤一只,飞来县衙屋上,高鸣四十余声,望西飞去。临分娩时,异香满室。甘夫人尝夜梦仰吞北斗,因而怀孕,故乳名阿斗。此时曹操正统兵北征。玄德乃往荆州,说刘表曰:“今曹操悉兵北征,许昌空虚,若以荆襄之众,乘间袭之,大事可就也。”表曰:“吾坐据九郡足矣,岂可别图?”玄德默然。表邀入后堂饮酒。酒至半酣,表忽然长叹。玄德曰:“兄长何故长叹?”表曰:“吾有心事,未易明言。”玄德再欲问时,蔡夫人出立屏后。刘表乃垂头不语。须臾席散,玄德自归新野。至是年冬,闻曹操自柳城回,玄德甚叹表之不用其言。忽一日,刘表遣使至,请玄德赴荆州相会。玄德随使而往。刘表接着,叙礼毕,请入后堂饮宴;因谓玄德曰:“近闻曹操提兵回许都,势日强盛,必有吞并荆襄之心。昔日悔不听贤弟之言,失此好机会。”玄德曰:“今天下分裂,干戈日起,机会岂有尽乎?若能应之于后,未足为恨也。”表曰:“吾弟之言甚当。”相与对饮。酒酣,表忽潸然泪下。玄德问其故。表曰:“吾有心事,前者欲诉与贤弟,未得其便。”玄德曰:“兄长有何难决之事?倘有用弟之处,弟虽死不辞。”表曰:“前妻陈氏所生长子琦,为人虽贤,而柔懦不足立事;后妻蔡氏所生少子琼,颇聪明。吾欲废长立幼,恐碍于礼法;欲立长子,争奈蔡氏族中,皆掌军务,后必生乱:因此委决不下。”玄德曰:“自古废长立幼,取乱之道。若忧蔡氏权重,可徐徐削之,不可溺爱而立少子也。”表默然。
”`
诗句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译文
在曹操北征归来之后不久,蔡夫人隔着屏风听到了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关于如何利用襄阳的战略讨论。刘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计划通过袭击襄阳的弱点来削弱曹操的实力。而诸葛亮则提出了详细的行动方案,包括调动荆州和益州的兵力,以及如何利用地理优势进行迂回包抄。这一计划虽然风险巨大,但也充满了胜利的可能。
注释
-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蔡夫人通过屏风听到刘备与诸葛亮关于战略的讨论。
-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刘备(字玄德)骑马经过檀溪时,展现出了不凡的胆量和决心。
赏析
《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中的情节描绘了刘备在襄阳的军事策略会议。蔡夫人作为刘备的妻子,虽未直接参与军事讨论,但她对局势的关注体现了她对家国的关心。刘备的决断力和诸葛亮的策略智慧构成了这一回的重点。从战略角度看,此计虽充满不确定性,但成功可能带来对曹操的重大打击。
分析
- 政治智慧:刘备和诸葛亮展示了出色的政治智慧和军事策略,他们不仅考虑当前形势,还预见了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 勇气与决策:刘备在襄阳的军事会议上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策能力,他的行动显示了他作为领导者的决心和魄力。
- 战略布局:诸葛亮的策略布局反映了他对全局的掌控能力和深谋远虑,这在当时是极具前瞻性的。
总结
通过《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策略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的展现。这些故事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也是对当时复杂历史背景的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