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大喜,使人星夜前去取徐庶母。不一日,取至,操厚待之。因谓之曰:“闻令嗣徐元直,乃天下奇才也。今在新野,助逆臣刘备,背叛朝廷,正犹美玉落于污泥之中,诚为可惜。今烦老母作书,唤回许都,吾于天子之前保奏,必有重赏。”遂命左右捧过文房四宝,令徐母作书。徐母曰:“刘备何如人也?”操曰:“沛郡小辈,妄称‘皇叔’,全无信义,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者也。徐母厉声曰:“汝何虚诳之甚也!吾久闻玄德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屈身下士,恭己待人,仁声素著,世之黄童、白叟、牧子、樵夫皆知其名:真当世之英雄也。吾儿辅之,得其主矣。汝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乃反以玄德为逆臣,欲使吾几背明投暗,岂不自耻乎!”言讫,取石砚便打曹操。操大怒,叱武士执徐母出,将斩之。程昱急止之,入谏操曰:“徐母触忤丞相者,欲求死也。丞相若杀之,则招不义之名,而成徐母之德。徐母既死,徐庶必死心助刘备以报仇矣;不如留之,使徐庶身心两处,纵使助刘备,亦不尽力也。且留得徐母在,昱自有计赚徐庶至此,以辅丞相。”操然其言,遂不杀徐母,送于别室养之。程昱日往问候,诈言曾与徐庶结为兄弟,待徐母如亲母;时常馈送物件,必具手启。徐母因亦作手启答之。程昱赚得徐母笔迹,乃仿其字体,诈修家书一封,差一心腹人,持书径奔新野县,寻问“单福”行幕。军士引见徐庶。庶知母有家书至,急唤入问之。来人曰:“某乃馆下走卒,奉老夫人言语,有书附达。”庶拆封视之。书曰:“近汝弟康丧,举目无亲。正悲凄间,不期曹丞相使人赚至许昌,言汝背反,下我于缧绁,赖程昱等救免。若得汝降,能免我死。如书到日,可念劬劳之恩,星夜前来,以全孝道;然后徐图归耕故园,免遭大祸。吾今命若悬丝,专望救援!更不多嘱。”徐庶览毕,泪如泉涌。持书来见玄德曰:“某本颍川徐庶,字元直;为因逃难,更名单福。前闻刘景升招贤纳士,特往见之;及与论事,方知是无用之人,故作书别之。夤夜至司马水镜庄上,诉说其事。水镜深责庶不识主,因说刘豫州在此,何不事之?庶故作狂歌于市,以动使君;幸蒙不弃,即赐重用。争奈老母今被曹操奸计,赚至许昌囚禁,将欲加害。老母手书来唤,庶不容不去。非不欲效犬马之劳,以报使君;奈慈亲被执,不得尽力。今当告归,容图后会。”玄德闻言大哭曰:“子母乃天性之亲,元直无以备为念。待与老夫人相见之后,或者再得奉教。”徐庶便拜谢欲行。玄德曰:“乞再聚一宵,来日饯行。”孙乾密谓玄德曰:“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其危矣。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力攻曹操也。”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众皆感叹。

诗句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译文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曹操听说徐庶的母亲被刘备所吸引,并试图通过徐庶来劝说刘备归顺朝廷。曹操因此派人去新野,打算将徐母骗回许昌。但徐庶坚决不从,他的母亲也坚决反对曹操的诱惑。最后,徐庶决定辞别曹操,前往荆州投奔刘备。

注释

  1. 玄德用计袭樊城:指的是刘备使用计策袭击樊城的军事行动。
  2. 元直走马荐诸葛:指诸葛亮在刘备面前自荐为军师。
  3. 操大喜:曹操非常高兴。
  4. 令嗣徐元直:“令”是“令子”的意思,即好儿子;“令嗣”则是指好的后代或子孙。
  5. 乃天下奇才也:意思是他是天下罕见的杰出人才。
  6. 新野:地名,今河南省境内的一部分地区。
  7. 助逆臣刘备:帮助叛逆的刘备。
  8. 正犹美玉落于污泥之中:比喻像美玉落入泥沼般失去原有的价值和光彩。
  9. 保奏:向皇帝推荐某人或某事,这里是指向天子推荐。
  10. 仁声素著:仁德之声向来很有名。
  11. 世之黄童、白叟:指世间所有的儿童和老人。
  12. 真当世之英雄也:真是当代的英雄人物。
  13. 汝虽托名汉相:你虽然自称是汉朝的丞相。
  14. 实为汉贼:实际上却是汉朝的叛贼。
  15. 反以玄德为逆臣:反而把刘备当作叛逆的臣子。
  16. 欲使吾几背明投暗:想要让我几乎背离光明而投向黑暗。
  17. 岂不自耻乎:岂不是自己感到可耻吗?
  18. 徐母触忤丞相者:徐母触犯冒犯了丞相。
  19. 求死也:求死。
  20. 程昱急止之:程昱急忙阻止了他。
  21. 入谏操曰:进去劝谏曹操。
  22. 遂不杀徐母:于是没有杀了徐母。
  23. 送于别室养之:把他送到另一个房间抚养。
  24. 程昱日往问候:程昱每天前去探望慰问。
  25. 诈言曾与徐庶结为兄弟:假装曾与徐庶结拜为兄弟。
  26. 待徐母如亲母:如同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徐母。
  27. 时常馈送物件:经常赠送物品。
  28. 必具手启:必须亲手写回信。
  29. 徐母因亦作手启答之:徐母也亲自写信给程昱。
  30. 程昱赚得徐母笔迹:程昱骗取徐母的笔迹。
  31. 诈修家书一封:伪造一份书信。
  32. 差一心腹人:派一个心腹的人。
  33. 径奔新野县:直接奔新野县。
  34. 寻问“单福”行幕:去寻找“单福”的营帐。
  35. 军士引见徐庶:军士引见徐庶。
  36. 庶知母有家书至:徐庶知道母亲有家书到。
  37. 急唤入问之:急忙叫进来询问。
  38. 来人曰:来人说……
  39. 某乃馆下走卒:我是馆舍下的办事小吏。
  40. 奉老夫人言语:奉承老太太的话语。
  41. 有书附达:有书信附上。
  42. 庶拆封视之:徐庶打开来看。
  43. 书曰:信上写道……
  44. 书到日:信到达的日子。
  45. 能免我死:能够免去我的死罪。
  46. 如书到日,可念劬劳之恩:如果书信到了那一天,可以思念您辛劳的恩情。
  47. 然后徐图归耕故园:然后筹划返回家乡耕作。
  48. 免遭大祸:避免遭受大的灾祸。
  49. 专望救援!:专门希望能得到救助!
  50. 更不多嘱:不要再多嘱咐。

赏析

这段文字展现了曹操如何利用各种策略试图诱使徐庶离开刘备,但最终因为徐母的反对以及程昱的智慧劝阻未能成功,展示了曹操的计谋及徐母的坚定立场。同时,文中也体现了徐庶的忠诚和孝道,即使在面临困境时也未曾忘记对母亲的孝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