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操欲商议南征。荀□谏曰:“天寒未可用兵;姑待春暖,方可长驱大进。”操从之,乃引漳河之水作一池,名玄武池,于内教练水军,准备南征。
却说玄德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忽人报:“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玄德曰:“此莫非即孔明否?”遂整衣出迎。视之,乃司马徽也。玄德大喜,请入后堂高坐,拜问曰:“备自别仙颜,因军务倥偬,有失拜访。今得光降,大慰仰慕之私。”徽曰:“闻徐元直在此,特来一会。”玄德曰:“近因曹操囚其母,似母遣人驰书,唤回许昌去矣。”徽曰:“此中曹操之计矣!吾素闻徐母最贤,虽为操所囚,必不肯驰书召其子;此书必诈也。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玄德惊问其故,徽曰:“徐母高义,必羞见其子也。”玄德曰:“元直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徽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玄德曰:“先生何出此言?”徽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玄德曰:“何颍川之多贤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观天文,尝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时云长在侧曰:“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徽笑曰:“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比之。”云长问:“那二人?”徽曰:“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众皆愕然。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徽出门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言罢,飘然而去。玄德叹曰:“真隐居贤士也!”
诗句
时操欲商议南征。荀彧谏曰:“天寒未可用兵;姑待春暖,方可长驱大进。”
译文
曹操打算商议南下征伐的事宜,荀彧劝谏说:“天气寒冷,不能马上出兵;等过了春天再说吧,那时再全力进攻。”
注释
- 时操:指当时曹操(公元155年-220年),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 欲商议南征:曹操计划讨论关于南下征伐的事情。
- 荀彧:字文若,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以智谋著称。
- 谏曰:建议道。
- 天寒未可用兵:因为天气寒冷,不宜立即发动战争,需要等待更适宜的季节。
- 姑待春暖,方可长驱大进:建议暂时等待春天来临时再全力进攻。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曹操准备出征前的一次重要对话。通过对话,我们可以看出曹操与荀彧之间在战略上的不同观点以及荀彧的政治智慧。在寒冷的冬天,荀彧认为不应该急于行动,而应该等到春天来临时,那时气温升高,有利于军事行动。这种谨慎的态度体现了荀彧对局势的深刻理解和对战争的深思熟虑。同时,这也反映了曹操在政治和军事策略上的果断与灵活,他最终接受了荀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