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襄阳东门,只见城上遍插旌旗,壕边密布鹿角,玄德勒马大叫曰:“刘琮贤侄,吾但欲救百姓,并无他念。可快开门。”刘琮闻玄德至,惧而不出。蔡瑁、张允径来敌楼上,叱军士乱箭射下。城外百姓,皆望敌楼而哭。城中忽有一将,引数百人径上城楼,大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众视其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乃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当下魏延轮刀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张飞便跃马欲入,玄德急止之曰:“休惊百姓!”魏延只管招呼玄德军马入城。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认得我大将文聘么!”魏延大怒,挺枪跃马,便来交战。两下军兵在城边混杀,喊声大震。玄德曰:“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孔明曰:“江陵乃荆州要地,不如先取江陵为家。”玄德曰:“正合吾心。”于是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魏延与文聘交战,从已至未,手下兵卒皆已折尽。延乃拨马而逃,却寻不见玄德,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诗句:行至襄阳东门,
译文:刘玄德来到了襄阳的东门外。
注释:襄阳,古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城市之一。刘玄德,即刘备,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后来成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
诗句:只见城上遍插旌旗,壕边密布鹿角,
译文:只见城墙上到处插上了旗帜,壕沟边上布满了鹿角。
注释:旌旗,古代战争中用以指挥和鼓舞士气的标志,这里指襄阳城的防御设施。鹿角,古代用于防御的一种武器,由树枝和竹签交错而成,用来增加城墙的防御能力。
赏析:
这段诗描述了刘备来到襄阳时,所看到的襄阳城的壮丽景象。城墙上的旗帜象征着襄阳城的强大防御力量,而壕沟边上的鹿角则显示了襄阳城坚固的防御工事。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襄阳城的军事优势,也反映了刘备对于襄阳的重视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