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上忽一人抗声问曰:“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孔明视之,乃虞翻也。孔明曰:“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虞翻冷笑曰:“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教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孔明曰:“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所以待时也。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虞翻不能对。

座间又一人问曰:“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孔明视之,乃步骘也。孔明曰:“步子山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苏秦、张仪亦豪杰也。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也。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步骘默然无语。忽一人问曰:“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孔明视其人,乃薛综也。孔明答曰:“曹操乃汉贼也,又何必问?”综曰:“公言差矣。汉传世至今,天数将终。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孔明厉声曰:“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座上又一人应声问曰:“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孔明视之,乃陆绩也。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惟无君,亦且蔑祖,不惟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陆绩语塞。

座上忽一人抗声问曰:“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
译文:在座的一位突然大声问道:“现在曹操的军队有百万之多,将领有上千员,他如同猛虎般地注视着前方,想要吞并江夏,您认为这怎么样?”
注释:“抗声”意为高声说话。“龙骧虎视”形容气势威武,目光如虎。“吞江夏”指占领江夏地区。
赏析:此句中,虞翻的质疑主要在于他对当前形势的理解与孔明的不同,他认为曹操拥有强大的兵力和众多优秀的将领,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征服江夏地区。而孔明则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指出曹操虽然表面强大,但其内部不稳,且对汉室并无忠诚之心。孔明的回答展示了他的深谋远虑和对时局的敏锐洞察,也表达了他对局势的深刻理解。

座间又一人问曰:“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
译文:另一位在座的人问:“孔明先生是否打算效仿苏秦、张仪的舌头,来游说他国呢?”
注释:“仪、秦”指的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和张仪,他们擅长运用外交手段,进行游说活动。“效”意为学习或模仿。“舌”即指他们的口才。
赏析:此句中步骘提出了一个关于孔明策略的问题,询问他是否会用类似苏秦和张仪的方式去说服东吴。这个问题涉及到孔明的政治战略,也是对他智慧和能力的一种考验。通过这个问题,可以窥见他的策略思考以及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

孔明视之,乃步骘也。
译文:诸葛亮看到提问的人是步骘。
注释:“视”指观察或看。“步骘”是东吴的一位大臣,这里指的是孔明通过观察步骘的反应来判断对方的态度。
赏析:通过观察对方的反应,孔明判断出这是一个试探性的问题,旨在了解他的政治立场和策略。步骘作为东吴的重要人物,其态度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局势的发展。因此,孔明需要谨慎应对,以维护自己的声誉和形象。

座间又一人问曰:“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
译文:另一位在座的人继续提问:“孔明先生是否打算效仿苏秦和张仪的舌头,来游说他国呢?”
注释:同上。此问题与前一问题相似,再次提出对孔明策略的质疑。
赏析:此问题的提出表明了对方对孔明的疑虑和不信任,认为他可能会利用外交手段来达成个人目的。这种疑问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中的紧张关系,以及人们对孔明行为的道德评价。

孔明视之,乃薛综也。
译文:诸葛亮看见提问者是薛综。
注释:“视”指观察或看。“薛综”是东吴的一位谋士,这里指的是孔明通过观察薛综的反应来判断对方的态度。
赏析:薛综作为东吴的另一名重要政治家,他的言论通常具有影响力。通过观察他的回答,可以了解到他对于当前形势的看法以及他的政治立场。同时,这也显示了孔明在政治场合中善于察言观色的能力。

孔明答曰:“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
译文:孔明回答说:“薛敬文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呢!人生在天地间,应该以忠孝为本。你既然身为汉朝的臣子,就应该见到不忠不义的人就誓死要杀死,这是做臣子应尽的责任。现在曹操的祖先享受着汉朝的俸禄,却不想为国家效力,反而心怀篡位的野心,这是天下人都共同厌恶的事。你竟然认为天意归顺他,真是没有父亲、没有君道的人!不值得与他讨论!请不要再说话了。”
注释:1. “薛敬文”指薛综。2. “无父无君”是指没有父母观念,没有君臣观念的意思。3. “忠孝”是指忠诚于国家和尊敬父母的观念。4. “不臣之人”是指对君王不忠诚、不尊重的人。5. “共戮之”是指一起消灭他们。6. “天数”是指上天的意志或命运。7. “报答”是指回报恩情或职责的行为。
赏析:此回答展现了孔明的智慧和政治手腕,他不仅巧妙地反驳了薛综的无理言论,而且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忠于汉室的立场和原则。通过这样的回应,孔明不仅保持了自己的尊严,也让在场的其他人意识到了自己对汉朝的忠诚和对正义的追求。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灵活应变的能力。

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座上又一人应声问曰:“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
译文:薛综听到孔明的话后感到羞愧,无法继续回答。紧接着又有一个人应声问起:“尽管曹操挟持天子来号令诸侯,但毕竟还是曹参之后。刘豫州虽然是中山靖王的后代,但没有任何可查证的记录,看起来只是一个卖席子卖鞋子的普通人而已,怎么能够与曹操相比呢?”
注释:“相国”是指丞相,这里用来尊称曹操的父亲曹嵩。“中山靖王”是刘备的祖父刘弘被封为中山靖王。“可稽考”是指有明确的记载或证据可以证明某人的身份。“织席贩屦”形容地位低下的工作。“抗衡”是指相互较量或竞争。
赏析:此问题进一步挑战孔明的政治智慧和判断力,试图质疑他在政治立场和道德原则上的立场。通过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在场的人对孔明有着复杂的期待和评价,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政治局势的担忧和不安。孔明的回答再次展现了他的坚定和智慧,他不仅重申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原则,还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对当前形势的理解和分析。通过这样的回答,孔明不仅巩固了他的政治声望,也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时局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