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问众将曰:“昨日输了一阵,挫动锐气;今又被他深窥吾寨。吾当作何计破之?”言未毕,忽帐下一人出曰:“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曹操大喜,视之,乃九江人,姓蒋,名干,字子翼,现为帐下幕宾。操问曰:“子翼与周公瑾相厚乎?”干曰:“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操问:“要将何物去?”干曰:“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操甚喜,置酒与蒋干送行。
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命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闻将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皆应命而去。瑜整衣冠,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蒋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瑜拜迎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
诗句
- “操问众将曰” 描述了曹操询问部下将领。
- “昨输了一阵,挫动锐气;今又被他深窥吾寨” 描绘了曹操对昨天和今天两次失败的失望与担忧。
- “吾当作何计破之?”言未毕,忽帐下一人出曰:” 描述了曹操寻求解决策略的情形。
- “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 这是幕宾蒋干提出的建议。
- “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 蒋干的自信承诺。
- “要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 说明蒋干的具体行动计划。
- “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 描述蒋干的行动和形象。
- “瑜拜迎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 描绘周瑜的热情欢迎。
- “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 周瑜的疑虑及劝解。
- “遂同入帐。” 表明蒋干和周瑜进入帐篷内进一步讨论。
译文
曹操询问他的将军们:“昨晚我失败了,士气受挫;今天他又深入地观察了我的营地。我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来打破这个局面呢?”当还没有回答的时候,帐下一名士兵走出来说:“我从小时候就和周郎是朋友,我愿意凭借我的口才到江东去说服他投降。”曹操非常高兴,问他:“蒋子翼跟周公瑾交情深厚吗?”士兵答道:“请丞相放心。我一到江东,就一定能成功。”曹操问道:“需要带什么东西去么?”士兵回答说:“只需要一个小孩陪同前往,两个仆人驾船,其它什么都不需要。”曹操非常满意,摆酒送行蒋干。
蒋干戴着葛巾,穿着朴素的衣服,驾着一只小船径直来到周瑜的营地,告诉守卫传话:“老朋友蒋干来访。”周瑜正在营帐中议事,听说蒋干来了,笑着对部下说:“说客来了!”便和其他将领低声交谈,如此这般。所有人都服从命令离去。周瑜整理衣帽,带着几百名手下,都是华丽的衣服帽子,前后簇拥而出。蒋干领着一个青衣小童,昂首而进。周瑜迎接道:“公瑾久别重逢,可好?”蒋干说:“足下过得如何?远涉江湖,是为了曹家去做说客吗?”蒋干惊讶地说:“我很久不见你了,特地来看你,怎么怀疑我是去说客的呢?”周瑜笑着说:“虽然我不及师旷那样聪明,但是一听到琴瑟之声就能知道其中蕴含的雅意。”蒋干说:“您对待故人如此,那就请您告退吧。”周瑜笑着拉住他的手说:“我只担心你成为曹家的说客啊。既然没有这个心思,为什么要急着离开呢?”于是一起进了营帐。
赏析
这首诗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段精彩对话,体现了曹操、周瑜以及蒋干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诗中通过曹操的询问、蒋干的自信、周瑜的疑虑及最后的和解,展示了三国时期的智慧较量和人物性格。此外,蒋干作为使者的形象,以及他对周瑜的尊敬和信任都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