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复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歌罢,满座欢笑。

至夜深,干辞曰:“不胜酒力矣。”瑜命撤席,诸将辞出。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于是佯作大醉之状,携干入帐共寝。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蒋干如何睡得着?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起视残灯尚明。看周瑜时,鼻息如雷。干见帐内桌上,堆着一卷文书,乃起床偷视之,却都是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干大惊,暗读之。书略曰:“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幸勿见疑。先此敬覆。”干思曰:“原来蔡瑁、张允结连东吴!”遂将书暗藏于衣内。再欲检看他书时,床上周瑜翻身,干急灭灯就寝。瑜口内含糊曰:“子翼,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操贼之首!”干勉强应之。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操贼之首!……”及干问之,瑜又睡着。干伏于床上,将近四更,只听得有人入帐唤曰:“都督醒否?”周瑜梦中做忽觉之状,故问那人曰:“床上睡着何人?”答曰:“都督请子翼同寝,何故忘却?”瑜懊悔曰:“吾平日未尝饮醉;昨日醉后失事,不知可曾说甚言语?”那人曰:“江北有人到此。”瑜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只妆睡着。瑜潜出帐。干窃听之,只闻有人在外曰:“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后面言语颇低,听不真实。少顷,瑜入帐,又唤:“子翼。”蒋干只是不应,蒙头假睡。瑜亦解衣就寝。

诗句

  • 第一句: “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

  • 注释: 这三句话分别描述了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场战役和一场计谋。第一句提到了在三江口发生的一次战斗,导致曹操军队的损失;第二句则是说在某个聚会上发生了一件关于蒋干的计谋;第三句可能是对整个事件的总结。

  • 第二句: “周瑜复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

  • 注释: 这里描述的是周瑜再次带蒋干进入自己的帐篷,并且与他的部下一起喝酒庆祝。

  • 第三句: “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

  • 注释: 周瑜提到在座的都是江东地区的杰出人才,并称这次聚会为“群英会”。

  • 第四句: “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 注释: 随着夜幕降临,灯光点亮后,周瑜起身舞剑并唱起了一首歌。这首歌表达了他希望通过建功立业来安慰自己的愿望。

  • 第五句: “歌罢,满座欢笑。”

  • 注释: 歌声结束后,所有在场的人都笑了。可能是因为周瑜的豪放和不羁的性格以及他的歌曲感染了大家。

  • 第六至第八句 (略)

译文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周瑜和蒋干的一次宴会上的插曲。周瑜通过饮酒和舞蹈展示了他的个性和才华,同时也揭示了他的政治野心。而蒋干则被卷入了这个事件中,他的行为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周瑜和蒋干的描绘,展现了两位人物的不同性格和他们在历史事件中的角色。同时,诗中的一些细节(如周瑜的歌、酒会等)也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此外,诗中的对话部分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