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春正月元旦,吴侯大会文武于堂上。玄德与孙夫人入拜国太。孙夫人曰:“夫主想父母宗祖坟墓,俱在涿郡,昼夜伤感不已。今日欲往江边,望北遥祭,须告母亲得知。”国太曰:“此孝道也,岂有不从?汝虽不识舅姑,可同汝夫前去祭拜,亦见为妇之礼。”孙夫人同玄德拜谢而出。

此时只瞒着孙权。夫人乘车,止带随身一应细软。玄德上马,引数骑跟随出城,与赵云相会。五百军士前遮后拥,离了南徐,趱程而行。当日,孙权大醉,左右近侍扶入后堂,文武皆散。比及众官探得玄德、夫人逃遁之时,天色已晚。要报孙权,权醉不醒。及至睡觉,已是五更。次日,孙权闻知走了玄德,急唤文武商议。张昭曰:“今日走了此人,早晚必生祸乱。可急追之。”孙权令陈武、潘璋选五百精兵,无分昼夜,务要赶上拿回。二将领命去了。

诗句:

  1. 建安十五年春正月元旦,吴侯大会文武于堂上。玄德与孙夫人入拜国太。
  2. 孙夫人曰:“夫主想父母宗祖坟墓,俱在涿郡,昼夜伤感不已。今日欲往江边,望北遥祭,须告母亲得知。”
  3. 国太曰:“此孝道也,岂有不从?汝虽不识舅姑,可同汝夫前去祭拜,亦见为妇之礼。”
  4. 孙夫人同玄德拜谢而出。此时只瞒着孙权。夫人乘车,止带随身一应细软。
  5. 玄德上马,引数骑跟随出城,与赵云相会。五百军士前遮后拥,离了南徐,趱程而行。
  6. 当日,孙权大醉,左右近侍扶入后堂,文武皆散。比及众官探得玄德、夫人逃遁之时,天色已晚。要报孙权,权醉不醒。及至睡觉,已是五更。次日,孙权闻知走了玄德,急唤文武商议。
  7. 张昭曰:“今日走了此人,早晚必生祸乱。可急追之。”孙权令陈武、潘璋选五百精兵,无分昼夜,务要赶上拿回。二将领命去了。
    译文:
    在建安十五年的春天,农历正月的一天,吴国的君主在厅堂上召集文武百官。刘备和孙夫人一起向国太行礼。孙夫人说:“夫君想念他的父母和他的祖先的坟墓都还在涿州,他整日整夜都在悲伤。今天我想前往江边去祭拜一下,必须告诉母亲知道。”国太回答说:“这是孝道,怎能不听从呢?你虽然不认识你的公公婆婆,但是可以和你丈夫一起去祭拜,这也是作为妻子应有的礼节。”孙夫人和刘备一同感谢然后离开了。当时只有孙权不知道这个情况。孙夫人坐车,只带了随身的一些细软物品。刘备骑马,带领几骑随从出了城门,与赵云见面。五百名士兵在前面挡住后面的路,离开南徐,加快脚步前行。当天,孙权喝醉了酒,身边近侍扶着他进入后堂。所有官员都散了。等到众人发现刘备和夫人逃跑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想要报告给孙权,但孙权醉得不醒人事。等到了睡觉的时候,已经是天亮了。第二天,孙权听说刘备逃走的消息,急忙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张昭说:“今天逃走了这个人,早晚一定会引起祸乱。应该立即追赶。”孙权命令陈武、潘璋挑选出五百名精锐士兵,不分日夜地追赶,一定要抓住回来。这两名将领接受了命令就离开了。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前夕的一个插曲。刘备与孙权的关系原本十分紧张,但随着战局的发展,双方开始有了合作的迹象。诗中描绘的是刘备在孙权面前的请求,希望能在特定的日子到江边进行祭拜活动,以表示对祖先的敬意。这个请求得到了孙权的批准,而刘备则带着孙夫人一起行动。当孙权得知此事后,感到震惊并下令追捕刘备夫妇。然而,由于孙夫人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她乘坐马车先行离开,并只携带了一些必需品,而刘备则带着几名随从骑马出发。最终,刘备成功地逃脱了孙权的追捕,而孙夫人则被留在了南方的家乡。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常。同时,它也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的一种策略和智慧,即利用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