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鲁肃邀请庞统入见孙权。施礼毕。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乃问曰:“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统曰:“不必拘执,随机应变。”权曰:“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统笑曰:“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权平生最喜周瑜,见统轻之,心中愈不乐,乃谓统曰:“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统长叹一声而出。鲁肃曰:“主公何不用庞士元?”权曰:“狂士也,用之何益!”肃曰:“赤壁鏖兵之时,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权曰:“此时乃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人之功也,吾誓不用之。”

鲁肃出谓庞统曰:“非肃不荐足下,奈吴侯不肯用公。公且耐心。”统低头长叹不语。肃曰:“公莫非无意于吴中乎?”统不答。肃曰:“公抱匡济之才,何往不利?可实对肃言,将欲何往?”统曰:“吾欲投曹操去也。”肃曰:“此明珠暗投矣,可往荆州投刘皇叔,必然重用。”统曰:“统意实欲如此,前言戏耳。”肃曰:“某当作书奉荐,公辅玄德,必令孙、刘两家,无相攻击,同力破曹。”统曰:“此某平生之素志也。”乃求肃书。径往荆州来见玄德。

以下是对《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中“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鲁肃邀请庞统入见孙权

  • 诗句:于是鲁肃邀请庞统入见孙权。施礼毕,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乃问曰:“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
  • 译文:这时鲁肃邀请庞统去见孙权,庞统行礼后,孙权看到这个人眉毛浓密,鼻梁粗大,脸上长着短短的胡须,样子十分古怪,心中不太高兴。然后问道:“庞士元平生所学,以什么为主?”
  • 关键词:庞统,鲁肃,孙权,施礼毕,不喜,学问
  • 赏析:这里描绘了孙权对庞统的第一印象,通过对庞统外貌的描述,展示了孙权对人才的初步判断,同时也反映了庞统独特的个性特点。

2. 庞统的回答

  • 诗句:统曰:“不必拘执,随机应变。”权曰:“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统笑曰:“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
  • 译文:庞统回答说:“不必过于执着于常规,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孙权说:“你的才能学问,与公瑾相比如何?”庞统笑着回答:“我所学的东西,与您相差很大。”
  • 关键词:庞统,孙权,才学,不同
  • 赏析:庞统的回答显示了他的机智和谦逊,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孙权的质疑,暗示他的才华可能并不被孙权所认可。

3. 鲁肃的劝说

  • 诗句:权平生最喜周瑜,见统轻之,心中愈不乐,乃谓统曰:“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统长叹一声而出。
  • 译文:孙权平时非常喜欢周瑜,见庞统轻视他,心中更加不愉快,于是说道:“您暂且退下吧,等有用到您的时机,再来拜访我。”庞统叹了一口气就离开了。
  • 关键词:孙权,周瑜,喜欢,轻之,退下,用时
  • 赏析:这里反映了孙权对庞统的轻视态度,以及庞统对孙权态度的不满。同时,这也暗示了庞统在江东的影响力有限。

4. 鲁肃的建议

  • 诗句:鲁肃曰:“主公何不用庞士元?”权曰:“狂士也,用之何益!”肃曰:“赤壁鏖兵之时,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权曰:“此时乃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人之功也,吾誓不用之。”
  • 译文:鲁肃说:“主公为什么不采用庞士元呢?”孙权说:“他是个疯狂的人,有什么用处呢?”鲁肃说:“赤壁之战的时候,他曾经献出过连环计,立下了第一功。主公一定知道。”孙权说:“那个时候是曹操自己想造船钉船,不一定是他立下的功劳,我发誓不会采用他的计策。”
  • 关键词:鲁肃,不用,庞士元,赤壁鏖兵,连环策,第一功
  • 赏析:这里展现了孙权对庞统才能的低估以及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同时也体现了鲁肃为庞统辩护的努力。

5. 庞统的态度

  • 诗句:鲁肃出谓庞统曰:“非肃不荐足下,奈吴侯不肯用公。公且耐心。”统低头长叹不语。肃曰:“公莫非无意于吴中乎?”统不答。肃曰:“公抱匡济之才,何往不利?可实对肃言,将欲何往?”统曰:“吾欲投曹操去也。”肃曰:“此明珠暗投矣,可往荆州投刘皇叔,必然重用。”统曰:“统意实欲如此,前言戏耳。”肃曰:“某当作书奉荐,公辅玄德,必令孙、刘两家,无相攻击,同力破曹。”统曰:“此平生之素志也。”乃求肃书。径往荆州来见玄德。
  • 译文:鲁肃出来告诉庞统说:“要不是我推荐您,您怎么会在这里?但是吴侯不肯采用您,您还是耐心等待吧。”庞统低着头不停地叹息。鲁肃说:“您难道对吴中没有兴趣吗?”庞统没有回答。鲁肃说:“您拥有治理国家的人才,哪里不能施展抱负?不妨告诉我您想要去哪?”庞统说:“我想要投奔曹操。”鲁肃说:“这是一块暗藏的宝石,您应该投向荆州刘备那里。他一定会重视您。”庞统说:“我的本意确实是想这样,只是刚才的话只是开玩笑罢了。”鲁肃说:“我会写信给刘备推荐您,让您帮助他辅佐刘备,一定能让孙、刘两家不互相攻击,共同消灭曹操。”庞统说:“这是我平生的愿望。”然后他请求鲁肃写一封推荐信。接着他就去了荆州去找刘备。
  • 关键词:庞统,孙权,鲁肃,吴侯,荆州,刘备
  • 赏析:这一段描写了庞统对孙权和鲁肃的不满,以及他最终决定投奔刘备的决定。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庞统的聪明才智和他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这也是一段关于忠诚、友情和个人抱负的故事。

通过对《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中“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庞统的形象是如何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变化的。从一开始对孙权的轻视到最后决定投奔刘备,庞统的经历和思想都得到了深刻的展现。这些内容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还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