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张昭献计曰:“且休要动兵。若一兴师,曹操必复至。不如修书二封:一封与刘璋,言刘备结连东吴,共取西川,使刘璋心疑而攻刘备;一封与张鲁,教进兵向荆州来。着刘备首尾不能救应。我然后起兵取之,事可谐矣。”权从之,即发使二处去讫。且说玄德在葭萌关日久,甚得民心。忽接得孔明文书。知孙夫人已回东吴。又闻曹操兴兵犯濡须,乃与庞统议曰:“曹操击孙权,操胜必将取荆州,权胜亦必取荆州矣。为之奈何?”庞统曰:“主公勿忧。有孔明在彼,料想东吴不敢犯荆州。主公可驰书去刘璋处,只推:‘曹操攻击孙权,权求救于荆州。吾与孙权唇齿之邦,不容不相援。张鲁自守之贼,决不敢来犯界。吾今欲勒兵回荆州,与孙权会同破曹操,奈兵少粮缺。望推同宗之谊,速发精兵三、四万,行粮十万斛相助。请勿有误。’若得军马钱粮,却另作商议。”

诗句

三国演义 · 第六十二回 ·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译文

却说张昭献计说:“暂且不要出兵。如果一发起兵来,曹操必定再次前来。不如写两封信,一封给刘璋,告诉他刘备已经和东吴结盟,共同夺取西川地区,使得刘璋产生疑虑从而攻打刘备;另一封给张鲁,教他向荆州进军。这样,刘备的左右就都不能得到援助。然后我们才起兵攻取西川,事情就会很成功。”孙权听从了他的话,于是派使者分别去了这两处去办这件事。再说玄德在葭萌关驻守了很长时间,深得百姓的爱戴。忽然接到了孔明的书信,知道孙夫人已经回到了东吴。又听说曹操发动了进攻濡须的军队,于是与庞统商议道:“曹操攻击孙权,如果胜利,必定会夺取荆州;孙权也一定夺取荆州。该怎么办?”庞统说:“主公不要忧虑。有孔明在那里,料想东吴不敢侵犯荆州。主公可以派人飞马送信给刘璋,只说:‘曹操进攻孙权,孙权向荆州求救。我们是唇齿相依的邦国,不容不互相支援。张鲁是个自守之贼,绝对不会来侵犯我们的边界。现在我想率军回荆州,与孙权会合,共同攻破曹操。只是我军兵力不足,粮食缺乏。希望你们以兄弟之谊,迅速发遣三、四万精兵,并运十万斛粮草相助。请不要耽误。” 如果能够得到这些兵马粮草的帮助,我们就另作商量。”

注释

  • 张昭:东吴的重要谋士
  • 葭萌关:地名,位于今四川绵阳附近
  • 庞统:蜀汉著名谋士
  • 刘璋:益州牧,当时的西川地区的主人
  • 曹操:魏国丞相,后来统一北方
  • 孙夫人:孙权的妻子,后归降于刘备
  • 濡须:古地,位于今安徽含山县西南
  • 荆州:当时的主要荆州地区,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等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三国时期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赤壁之战前夜,孙权和刘备之间的外交策略。通过张昭的建议和诸葛亮的策略部署,可以看出当时双方在战略上的相互利用和牵制。张昭提出先发制人的计谋,意在削弱曹操的势力,而诸葛亮则通过书信与刘璋、张鲁进行沟通,试图通过政治联盟来巩固自己的位置。这种智谋和策略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诗歌也反映出了当时各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为了自身利益所采取的权宜之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