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辞了彭羕,即将人与书解见汉中王,细言其事。玄德大怒,即令擒彭羕下狱,拷问其情。羕在狱中,悔之无及。玄德问孔明曰:“彭羕有谋反之意,当何以治之?”孔明曰:“羕虽狂士,然留之久必生祸。”于是玄德赐彭羕死于狱。

羕既死,有人报知孟达。达大惊,举止失措。忽使命至,调刘封回守绵竹去讫。孟达慌请上庸、房陵都尉申耽、申仪弟兄二人商议曰:“我与法孝直同有功于汉中王;今孝直已死,而汉中王忘我前功,乃欲见害,为之奈何?“耽曰:“某有一计,使汉中王不能加害于公。”达大喜,急问何计。耽曰:“吾弟兄欲投魏久矣,公可作一表,辞了汉中王,投魏王曹丕,丕必重用。吾二人亦随后来降也。”达猛然省悟,即写表一通,付与来使;当晚引五十余骑投魏去了。

诗句: 超辞了彭羕,即将人与书解见汉中王,细言其事。玄德大怒,即令擒彭羕下狱,拷问其情。羕在狱中,悔之无及。

译文: 关羽辞别了彭羕,将人和书信呈交给汉中王刘备,详细地讲述了这件事情。刘备大怒,立刻命令捉拿彭羕,将他投入监狱,拷问其罪行。彭羕在监狱中,后悔莫及。

注释: 1. :关羽的字。

  1. 彭羕:刘备的谋士、将领。
  2. 玄德:刘备的字。
  3. 孔明:诸葛亮的字。
  4. 孟达:刘备的部下、将领。
  5. 申耽:申氏兄弟中的哥哥,都尉。
  6. 申仪:申氏兄弟中的妹妹,都尉。
  7. 刘封:孟达的侄子,后成为蜀汉的将领。
  8. 上庸房陵:均为东汉时期的郡名。
  9. 曹丕:曹操的儿子,后来成为魏国的皇帝。
  10. 汉中王:刘备的封号。
  11. 法孝直:刘备手下的谋士、将领陈震。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关羽与孟达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最终解决的过程,体现了忠诚、智慧与背叛、愚蠢之间的鲜明对比。诗中的“超辞了彭羕”展现了关羽对朋友的信任和忠诚,他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向刘备汇报真相,显示了其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而孟达的突然叛变则展示了他的阴险和不忠,以及他因失去信任而被逼无奈的行为。最后,孟达投靠敌人,又引发了新的故事线,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多变。这首诗通过人物的行为和内心活动,深刻揭示了忠诚与背叛的主题,同时也展现了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命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