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章武二年春正月,武威后将军黄忠随先主伐吴;忽闻先主言老将无用,即提刀上马,引亲随五六人,径到彝陵营中。吴班与张南、冯习接入,问曰:“老将军此来,有何事故?”忠曰:“吾自长沙跟天子到今,多负勤劳。今虽七旬有余,尚食肉十斤,臂开二石之弓,能乘千里之马,未足为老。昨日主上言吾等老迈无用,故来此与东吴交锋,看吾斩将,老也不老!”正言间,忽报吴兵前部已到,哨马临营。忠奋然而起,出帐上马。冯习等劝曰:“老将军且休轻进。”忠不听,纵马而去。吴班令冯习引兵助战。忠在吴军阵前,勒马横刀,单搦先锋潘璋交战。璋引部将史迹出马。迹欺忠年老,挺枪出战;斗不三合,被忠一刀斩于马下。潘璋大怒,挥关公使的青龙刀,来战黄忠。交马数合,不分胜负。忠奋力恶战,璋料敌不过,拨马便走。忠乘势追杀,全胜而回。路逢关兴、张苞。兴曰:“我等奉圣旨来助老将军;既已立了功,速请回营。”忠不听。次日,潘璋又来搦战。黄忠奋然上马。兴、苞二人要助战,忠不从;吴班要助战,忠亦不从;只自引五千军出迎。战不数合,璋拖刀便走。忠纵马追之,厉声大叫曰:“贼将休走!吾今为关公报仇!”追至三十余里,四面喊声大震,伏兵齐出:右边周泰,左边韩当,前有潘璋,后有凌统,把黄忠困在垓心。忽然狂风大起,忠急退时,山坡上马忠引一军出,一箭射中黄忠肩窝,险些儿落马。吴兵见忠中箭,一齐来攻,忽后面喊声大起,两路军杀来,吴兵溃散,救出黄忠,乃关兴、张苞也。二小将保送黄忠径到御前营中。忠年老血衰,箭疮痛裂,病甚沉重。先主御驾自来看视,抚其背曰:“令老将军中伤,朕之过也!”忠曰:“臣乃一武夫耳,幸遇陛下。臣今年七十有五,寿亦足矣。望陛下善保龙体,以图中原!”言讫,不省人事。是夜殒于御营。后人有诗叹曰:“老将说黄忠,收川立大功。重披金锁甲,双挽铁胎弓。胆气惊河北,威名镇蜀中。临亡头似雪,犹自显英雄。”
诗句释义:
话说章武二年春正月,武威后将军黄忠随先主伐吴;忽闻先主言老将无用,即提刀上马,引亲随五六人,径到彝陵营中。
译文:
此时章武二年的正月,黄忠作为武威后将军跟随刘备征讨东吴。然而,他听闻刘备对老将的轻视后,毅然提刀上马,率领亲信五六人直接前往彝陵军营。他的到来引起了吴班、张南和冯习的接待。他们问黄忠此行的目的何在。
关键词解析:
- 章武二:指章武元年和章武二年,是刘备在蜀汉建立初期的两个年号。
- 先主:指刘备。
- 伐吴:指刘备带领军队进攻东吴。
- 老将:指年纪大但仍然勇猛的士兵或将领。
- 忠:指黄忠。
- 气绝:形容死亡。
- 哀伤不已:形容非常伤心。
- 敕具棺椁,葬于成都:表示刘备下令准备棺材,并将黄忠安葬在成都。
赏析:
本诗通过黄忠这一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示了刘备时期军事征讨的紧张氛围和将领们的英勇表现。黄忠的故事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记载,也是对英雄主义的一种赞美。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于战争的态度,以及他在战争中所展现出的决心和勇气。同时,黄忠的形象也成为了后世对于英勇将领的象征,他的事迹被广泛传颂,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