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已后,忽门外又一人击户。老人出而问之,乃吴将潘璋亦来投宿。恰入草堂,关兴见了,按剑大喝曰:“歹贼休走!”璋回身便出。忽门外一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飘三缕美髯,绿袍金铠,按剑而入。璋见是关公显圣,大叫一声,神魂惊散;欲待转身,早被关兴手起剑落,斩于地上,取心沥血,就关公神像前祭祀。兴得了父亲的青龙偃月刀,却将潘璋首级,擐于马项之下,辞了老人,就骑了潘璋的马,望本营而来。老人自将潘璋之尸拖出烧化。
且说关兴行无数里,忽听得人言马嘶,一彪军来到;为首一将,乃潘璋部将马忠也。忠见兴杀了主将潘璋,将首级擐于马项之下,青龙刀又被兴得了,勃然大怒,纵马来取关兴。兴见马忠是害父仇人,气冲牛斗,举青龙刀望忠便砍。忠部下三百军并力上前,一声喊起,将关兴围在垓心。兴力孤势危。忽见西北上一彪军杀来,乃是张苞。马忠见救兵到来,慌忙引军自退。关兴、张苞一处赶来。赶不数里,前面糜芳、傅士仁引兵来寻马忠。两军相合,混战一处。苞、兴二人兵少,慌忙撤退,回至猇亭,来见先主,献上首级,具言此事。先主惊异,赏犒三军。却说马忠回见韩当、周泰,收聚败军,各分头守把。军士中伤者不计其数。马忠引傅士仁、糜芳于江渚屯扎。当夜三更,军士皆哭声不止。糜芳暗听之,有一夥军言曰:“我等皆是荆州之兵,被吕蒙诡计送了主公性命,今刘皇叔御驾亲征,东吴早晚休矣。所恨者,糜芳、傅士仁也。我等何不杀此二贼,去蜀营投降?功劳不小。”又一伙军言曰:“不要性急,等个空儿,便就下手。”
诗句:
三更已后,忽门外又一人击户。老人出而问之,乃吴将潘璋亦来投宿。恰入草堂,关兴见了,按剑大喝曰:“歹贼休走!”璋回身便出。忽门外一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飘三缕美髯,绿袍金铠,按剑而入。
译文:
深夜时分,突然有一个人敲打大门。老人出来询问,发现是吴国的将领潘璋也来投宿。刚刚走进草堂,关羽的儿子关兴就挥剑大喊:“可恶的恶人不要逃跑!”潘璋转身逃跑,忽然门外又进来了一个人,这个人长得像枣核一样的脸,眼睛像凤凰一样的眼睛,眉毛像卧蚕一样,飘着三根胡须,穿着绿色的战袍,戴着金色的甲胄,握着武器进入。
注释:
- 三更已后 - 指深夜时分。
- 忽门外又一人击户 - 突然有人敲大门。
- 老人出而问之 - 老人出来询问。
- 恰入草堂 - 刚刚走进草堂。
- 关兴见了,按剑大喝 - 关羽的儿子关兴看到来人,拿起剑大声喝斥。
- 歹贼休走 - 威胁对方不要逃跑。
- 面如重枣 - 形容人的面容红润、丰满。
- 丹凤眼 - 形容眼睛的形状弯曲,像凤凰的眼睛一样。
- 卧蚕眉 - 形容眉毛的形状弯曲,像蚕的形状一样。
- 飘三缕美髯 - 形容胡子飘逸,有三缕。
- 绿袍金铠 - 穿着绿色的战袍,戴着金色的铠甲。
- 按剑而入 - 握着武器进入。
- 潘璋见是关公显圣 - 潘璋以为关羽显灵了。
- 大叫一声 - 发出一声巨响。
- 神魂惊散 - 精神恍惚,无法集中注意力。
- 欲待转身 - 准备转回身体。
- 早被关兴手起剑落 - 关兴立刻举剑斩下。
- 把心沥血 - 用血沥祭品。
- 取心沥血 - 取出心来洒在血上祭奠。
- 祭祀 - 举行祭礼。
- 兴得了父亲的青龙偃月刀 - 关羽之子关羽得到了他父亲的武器——青龙偃月刀。
- 却将潘璋首级,擐于马项之下 - 却将潘璋的头颅穿上在马的颈部。
- 辞了老人,就骑了潘璋的马 - 向老人告别,然后骑上潘璋的马继续前行。
- 望本营而来 - 向自己的营地走去。
- 勃然大怒 - 非常愤怒。
- 青龙刀又被兴得了 - 关羽之子关羽得到了青龙偃月刀这个武器。
- 勃然大怒,纵马来取关兴 - 非常愤怒,骑马前来攻击关羽之子关羽。
- 气冲牛斗 - 怒气冲天。
- 张苞 - 即张翼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的弟弟张苞。
- 救兵到来 - 救援的军队来了。
- 赶不数里 - 追赶不过几十里。
- 糜芳、傅士仁引兵来寻马忠 - 糜芳和傅士仁带领军队去寻找马忠。
- 两军相合,混战一处 - 两国军队相遇,发生冲突战斗。
- 张苞、兴二人兵少,慌忙撤退 - 张苞和关羽之子关羽兵力不足,急忙撤退。
- 当夜三更,军士皆哭声不止 - 那天晚上三更的时候,士兵都在哭泣。
- 糜芳暗听之 - 糜芳偷偷地听到这些话。
- 有一夥军言曰 - 有一群士兵这样说。
- 我等皆是荆州之兵 - 我们都是荆州的士兵。
- 吕蒙诡计送了主公性命 - 被吕蒙设下的计谋害死了刘备。
- 今刘皇叔御驾亲征 - 现在皇帝亲自出征。
- 东吴早晚休矣 - 东吴迟早要灭亡。
- 所恨者,糜芳、傅士仁也 - 可惜的是,糜芳和傅士仁这两个人。
- 我们何不杀此二贼,去蜀营投降?功劳不小 - 我们为什么不杀了这两个贼人,去蜀营投降,立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