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魏国细作人探知此事,火速报入中原。魏主曹丕听知,大怒曰:“吴、蜀连和,必有图中原之意也。不若朕先伐之。”于是大集文武,商议起兵伐吴。此时大司马曹仁、太尉贾诩已亡。侍中辛毗出班奏曰:“中原之地,土阔民稀,而欲用兵,未见其利。今日之计,莫若养兵屯田十年,足食足兵,然后用之,则吴、蜀方可破也。”丕怒曰:“此迂儒之论也!今吴、蜀连和,早晚必来侵境,何暇等待十年!”即传旨起兵伐吴。司马懿奏曰:“吴有长江之险,非船莫渡。陛下必御驾亲征,可选大小战船,从蔡、颖而入淮,取寿春,至广陵,渡江口,径取南徐:此为上策。”丕从之。于是日夜并工,造龙舟十只,长二十余丈,可容二千余人,收拾战船三千余只。魏黄初五年秋八月,会聚大小将士,令曹真为前部,张辽、张郃、文聘、徐晃等为大将先行,许褚、吕虔为中军护卫,曹休为合后,刘晔、蒋济为参谋官。前后水陆军马三十余万,克日起兵。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留在许昌,凡国政大事,并皆听懿决断。不说魏兵起程。却说东吴细作探知此事,报入吴国。近臣慌奏吴王曰:“今魏王曹丕,亲自乘驾龙舟,提水陆大军三十余万,从蔡、颖出淮,必取广陵渡江,来下江南。甚为利害。”孙权大惊,即聚文武商议。顾雍曰:“今主上既与西蜀连和,可修书与诸葛孔明,令起兵出汉中,以分其势;一面遣一大将,屯兵南徐以拒之。”权曰:“非陆伯言不可当此大任。雍曰:“陆伯言镇守荆州,不可轻动。”权曰:“孤非不知,奈眼前无替力之人。”言未尽,一人从班部内应声而出曰:“臣虽不才,愿统一军以当魏兵。若曹丕亲渡大江,臣必生擒,以献殿下;若不渡江,亦杀魏兵大半,今魏兵不敢正视东吴。”权视之,乃徐盛也。权大喜曰:“如得卿守江南一带,孤何忧哉!”遂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镇都督建业、南徐军马。盛谢恩,领命而退;即传令教众官军多置器械,多设旌旗,以为守护江岸之计。忽一人挺身出曰:“今日大王以重任委托将军,欲破魏兵以擒曹丕,将军何不早发军马渡江,于淮南之地迎敌?直待曹丕兵至,恐无及矣。”盛视之,乃吴王侄孙韶也。韶字公礼,官授扬威将军,曾在广陵守御;年幼负气,极有胆勇。盛曰:“曹丕势大;更有名将为先锋,不可渡江迎敌。待彼船皆集于北岸,吾自有计破之。”韶曰:“吾手下自有三千军马,更兼深知广陵路势,吾愿自去江北,与曹丕决一死战。如不胜,甘当军令。”盛不从。韶坚执要去,盛只是不肯,韶再三要行。盛怒曰:“汝如此不听号令,吾安能制诸将乎?”叱武士推出斩之。刀斧手拥孙韶出辕门之外,立起皂旗。韶部将飞报孙权。权听知,急上马来救。武士恰待行刑,孙权早到,喝散刀斧手,救了孙韶。韶哭奏曰:“臣往年在广陵,深知地利;不就那里与曹丕厮杀,直待他下了长江,东吴指日休矣!”权径入营来。徐盛迎接入帐,奏曰:“大王命臣为都督,提兵拒魏;今扬威将军孙韶,不遵军法,违令当斩,大王何故赦之?”权曰:“韶倚血气之壮,误犯军法,万希宽恕。”盛曰:“法非臣所立,亦非大王所立,乃国家之典刑也。若以亲而免之,何以令众乎?”权曰:“韶犯法,本应任将军处治;奈此子虽本姓俞氏,然孤兄甚爱之,赐姓孙;于孤颇有劳绩。今若杀之,负兄义矣。”盛曰:“且看大王之面,寄下死罪。”权令孙韶拜谢。韶不肯拜,厉声而言曰:“据吾之见,只是引军去破曹丕!便死也不服你的见识!”徐盛变色。权叱退孙韶,谓徐盛曰:“便无此子,何损于兵?今后勿再用之。”言讫自回。是夜,人报徐盛说:“孙韶引本部三千精兵,潜地过江去了。”盛恐有失,于吴王面上不好看,乃唤丁奉授以密计,引三千兵渡江接应。却说魏主驾龙舟至广陵,前部曹真已领兵列于大江之岸。曹丕问曰:“江岸有多少兵?”真曰:“隔岸远望,并不见一人,亦无旌旗营寨。”丕曰:“此必诡计也。朕自往观其虚实。”于是大开江道,放龙舟直至大江,泊于江岸。船上建龙凤日月五色旌旗,仪銮簇拥,光耀射目。曹丕端坐舟中,遥望江南,不见一人,回顾刘晔、蒋济曰:“可渡江否?”晔曰:“兵法实实虚虚。彼见大军至,如何不作整备?陛下未可造次。且待三五日,看其动静,然后发先锋渡江以探之。”丕曰:“卿言正合朕意。”是日天晚,宿于江中。当夜月黑,军士皆执灯火,明耀天地,恰如白昼。遥望江南,并不见半点儿火光。丕问左右曰:“此何故也?”臣奏曰:“想闻陛下天兵来到,故望风逃窜耳。”丕暗笑。及至天晓,大雾迷漫,对面不见。须臾风起,雾散云收,望见江南一带皆是连城:城楼上枪刀耀日,遍城尽插旌旗号带。顷刻数次人来报:“南徐沿江一带,直至石头城,一连数百里,城郭舟车,连绵不绝,一夜成就。”曹丕大惊。原来徐盛束缚芦苇为人,尽穿青衣,执旌旗,立于假城疑楼之上。魏兵见城上许多人马,如何不胆寒?丕叹曰:“魏虽有武士千群,无所用之。江南人物如此,未可图也!”

诗句

  • 三国演义 · 第八十六回 ·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这是《三国演义》中魏主曹丕的感叹,描述了他看到江南的防御工事后感到惊讶和无奈。

译文:魏国的细作得知此事,迅速报告给中原的魏国皇帝。曹丕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愤怒地说:“吴国和蜀汉已经联合起来,他们必定有图谋中原的意图。不如我先讨伐他们。”于是下令召集文武官员,商议起兵伐吴的计划。此时大司马曹仁、太尉贾诩已经去世。侍中辛毗出列奏报说:“中原的土地辽阔,人口稀少,想要用兵却没有好处。今天之计,不如养精蓄锐,十年后再用兵,那时吴国、蜀国才会疲惫不堪。”曹丕听不进去他的建议,就传令起兵伐吴。司马懿上奏说:“吴国拥有长江的险要,非船莫渡。陛下一定要亲自率军出征,可以选择大小战船,从蔡州和颖川出发进入淮水,夺取寿春,直抵广陵,再渡江口,直接进攻南徐州。这是最好的计策。”曹丕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日夜加紧造船,造了十只龙舟,长二十丈左右,可以容纳两千多人,又准备了三千多只战船。魏黄初五年秋八月,会聚大小将士,命令曹真为先锋,张辽、张郃、文聘、徐晃等为大将先行,许褚、吕虔为中军护卫,曹休为合后阵,刘晔、蒋济为参谋官。前后水陆军马三十余万,于克日起兵。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留在许昌,凡国家政事都听从他的决断。不说魏国军队出发的消息。却说东吴的细作探知此事,将消息报告给吴王孙权。近臣慌忙上奏说:“现在魏王曹丕亲自乘着龙舟,提水上、陆地的大军三十余万,从蔡州、颖川出发进入淮水,必定会夺取广陵渡江,来侵犯江南。这是极大的祸害。”孙权听后大惊,立刻聚集文武官员商议对策。顾雍说:“现在主上既与西蜀联合,可以写信给诸葛孔明,让他发兵出汉中,来分掉魏国的势力;同时派遣一位大将屯兵南徐,以抵御魏军。”孙权说:“不是陆伯言不能担当这个重任。顾雍又说:“陆伯言镇守荆州,不能轻易调动。”孙权说:“孤并非不知道,只是眼下没有能替代的人。”还未说完,一个人从班部里应声而出,说:“臣虽然无能,愿意统领全军抵挡魏兵。如果曹丕亲自渡过大江,臣一定生擒他献给殿下;如果不能渡过大江,也能杀败魏兵大半。现在魏兵不敢正视东吴的军队。”孙权一看,原来是徐盛。孙权大喜道:“有了你守护江南一带,孤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于是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镇都督建业、南徐军马。徐盛感谢恩命,领命退出;接着传令叫众官军多置器械,多设旌旗,作为守护江岸的措施。忽然有人挺身而出说:“今天大王委托将军重任,想要打败魏国军队来擒获曹丕,将军为什么不早发军马渡江,在淮南迎敌?等到曹丕军队来到,恐怕来不及了。”徐盛看着那个人,原来是孙权侄孙韶。韶字公礼,曾任扬威将军,曾在广陵防守;年少气盛,极有胆量和勇气。徐盛说:“曹丕势力很大,又有名将为先锋,不可渡江迎敌。等他们的船只全部聚集到北岸之后,我军自然会有计谋击败他们。”韶说:“我手下有三千人马,更兼熟知广陵的道路地势,我愿意亲自去江北迎击曹丕。如果他不胜,甘愿受军法处置。”徐盛不同意。韶坚持要去,徐盛不肯放走他。韶再三要行,徐盛发怒说:“你不听从号令,我怎么能够控制诸将领呢?”喝令武士推出斩首。武士们拥着孙韶走出营帐之外,竖起皂旗。孙韶的部下飞报孙权。孙权听说了,急忙骑马赶到军营。武士正要行刑,孙权赶到,喝散武士,救了孙韶。孙韶哭着说:“我以前在广陵的时候,深知那里的地利;如果不在那里和曹丕厮杀,而是等他下了长江之后再动手,东吴很快就完了!”孙权径直进到军营来。徐盛迎接入帐,奏说:“大王命臣为都督,提兵抵抗魏国;现在扬威将军孙韶不遵军法,违犯命令当斩,大王为何赦免了他?”孙权说:“韶倚仗他血气方刚的壮年,误犯了军法,希望大王宽恕他。”徐盛说:“法律不是由我制定的,也不是由大王制定的,而是国家用来惩罚犯罪的法令。如果因为是亲兄弟而放过了他,那怎么能够服众呢?”孙权说:“韶犯法,本应由将军处理;不过这孩子虽姓俞氏,但孤的哥哥很喜欢他,赐给他姓孙;在孤那里颇有功劳。现在要是杀了他,就是辜负了他的哥哥的义气。”徐盛说:“请大王看在面子上,暂且饶他的死罪。”孙权命令孙韶拜谢。孙韶不肯拜谢,大声说话道:“我看事情发展下去,只是带领兵马去打败魏国!即使死了也不服你的见识。”徐盛脸色一变,孙权呵斥孙韶退下。对徐盛说:“没有这个人有什么关系,今后不要再用他。”说罢自己回去了。这天夜里,有人报告徐盛说:“孙韶带领本部三千精兵,偷偷渡江去了。”徐盛担心会失去军队的实力,向孙权面奏说:“孙韶的计谋一定是假装败退诱敌深入。我们大开江路,放龙舟直到江边,泊在江岸。船上立着五色旌旗、鸾凤日月等旗号,仪仗簇拥着,光彩夺目,照射得目不转睛。曹丕端坐在舟中,远远望着江南一片平静,不见一人影,回头看看刘晔、蒋济说:‘可以渡江吗?’刘晔说:‘兵法上讲虚实互用。对方看见大军到来,怎么会不做好防备?陛下还是不要仓促行事。先等三五日,看看他们的行动如何,然后再派先锋渡江去试探一下。”曹丕说:“你的话正合我的心意。”这天晚上,天气阴暗,士兵们拿着灯火照明,光明耀眼如同白昼。远远望去江南一带都是连绵不绝的城池:城墙上枪刀闪闪发光,城楼上插满了旌旗号带。不一会儿有报告说:“南徐州沿江一带一直到石头城,一连数百里,城郭舟车连成一片连绵不绝,一夜就修成了。”曹丕大吃一惊。原来徐盛用芦苇做成人的形状,全穿青衣,手持旌旗站在假城疑楼上。魏兵见城上有很多人马出现,哪里还敢靠近?曹丕暗自嘲笑。等到天亮时雾气消散云收,望见江南一带全是连绵的城垒:城楼上的箭矢刀枪闪着光芒,到处都是旌旗号带。不一会儿有几次人来报告说:“南徐沿江一带一直到石头城,一共几百里,城郭舟车连接不断的延伸开来,一夜之间就已经建成了。”曹丕大惊失色。原来徐盛用芦苇绑扎成人形,全都穿着青色的衣服,手持旗帜站立在假城的高楼之上。魏兵看见城上有许多人马,哪能不心惊胆寒?曹丕叹息道:“虽然魏国有武士千群之多而无用处。江南的人才如此之多,也不能谋取天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