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史费祎入谏曰:“今丞相亲提士卒,深入不毛,收服蛮方;目今蛮王既已归服,何不置官吏,与孟获一同守之?”孔明曰:“如此有三不易:留外人则当留兵,兵无所食,一不易也;蛮人伤破,父兄死亡,留外人而不留兵,必成祸患,二不易也;蛮人累有废杀之罪,自有嫌疑,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不留人,不运粮,与相安于无事而已。”众人尽服。于是蛮方皆感孔明恩德,乃为孔明立生祠,四时享祭,皆呼之为“慈父”;各送珍珠金宝、丹漆药材、耕牛战马,以资军用,誓不再反。南方已定。

却说孔明犒军已毕,班师回蜀,令魏延引本部兵为前锋。延引兵方至泸水,忽然阴云四合,水面上一阵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军不能进。延退兵回报孔明。孔明遂请孟获问之。正是:塞外蛮人方帖服,水边鬼卒又猖狂。

【诗句】
长史费祎入谏曰:“今丞相亲提士卒,深入不毛,收服蛮方;目今蛮王既已归服,何不置官吏,与孟获一同守之?”

【译文】
长史费祎进谏说:“现在丞相亲自带领士兵深入荒凉之地,征服了蛮族。现在蛮王已经归顺,为什么不设立官府,让孟获一起守护这片土地呢?”

【注释】

  • “长史”:古代官职之一,负责记录和传达命令。
  • “费祎”: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诸葛亮的谋士之一。
  • “入谏”:进入朝廷向君主提出建议或意见。
  • “亲提士卒”:亲自率领士兵。
  • “深入不毛”:深入到荒无人烟的地方。
  • “收服蛮方”:征服并使蛮族臣服。
  • “目今”:现在。
  • “蛮王”:对少数民族首领的尊称。
  • “归服”:归顺、屈服于某人。
  • “何不置官吏,与孟获一同守之”:为什么不设立官府,让孟获也来守护这片土地呢?

【赏析】
费祎的谏言是针对诸葛亮深入蛮族地区进行征服后的下一步行动。他认为,既然已经征服了蛮人,就应该设立官府,让孟获也担任一定的官职,共同守护这片土地,以维护和平稳定。这种观点体现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尊重和包容,同时也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胸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