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孟获在寨中,正望蛮兵回报。忽然千余人笑拜于寨前,言说:“乌戈国兵与蜀兵大战,将诸葛亮围在盘蛇谷中了。特请大王前去接应。我等皆是本洞之人,不得已而降蜀;今知大王前到,特来助战。”孟获大喜,即引宗党并所聚番人,连夜上马;就令蛮兵引路。方到盘蛇谷时,只见火光甚起,臭气难闻。获知中计,急退兵时,左边张嶷,右边马忠,两路军杀出。获方欲抵敌,一声喊起,蛮兵中大半皆是蜀兵,将蛮王宗党并聚集的番人,尽皆擒了。孟获匹马杀出重围,望山径而走。

正走之间,见山凹里一簇人马,拥出一辆小车;车中端坐一人,纶巾羽扇,身衣道袍,乃孔明也。孔明大喝曰:“反贼孟获!今番如何?”获急回马走。旁边闪过一将,拦住去路,乃是马岱。孟获措手不及,被马岱生擒活捉了。此时王平、张翼已引一军赶到蛮寨中,将祝融夫人并一应老小皆活捉而来。

翻译

在《三国演义》第九十回“驱巨善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中,孟获正在寨中等待敌军的回报。突然间,千余名士兵在寨前跪拜,声称乌戈国的士兵与蜀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将诸葛亮围困在盘蛇谷中。他们请求孟获前去救援。这些士兵都是本洞的人,但由于无奈被迫投降了蜀军;现在得知孟获前来,便前来帮助作战。孟获听后非常高兴,立即带领他的部下及所聚集的番人,连夜骑马前往,并命令蛮族士兵引路。当他们到达盘蛇谷时,只见火光冲天,臭气熏天。孟获发现中计后急忙撤退,但此时左侧张嶷右侧马忠已经从两面夹击他的军队。面对蜀军的进攻,孟获只能奋力抵抗。突然一声喊起,原本属于孟获的部下大部分已经被蜀军捕获。孟获孤身一人杀出重围,向山道逃去。在这过程中,他看见一簇人马从山凹里冲出,其中一辆车中坐着一个身穿道袍、头戴纶巾、手持羽扇的中年男子——孔明。孔明大声喝问:“反贼孟获!你这次怎么还有脸来?”孟获急忙转身逃跑。这时旁边的马岱突然出现,拦住了他的去路,将他活捉。同时,王平、张翼已经带领部队赶到了蛮族的营地,将祝融夫人和所有的老小全部抓了起来。

注释

  • 驱巨善六破蛮兵:指诸葛亮六次出征南方,每次都能击败蛮族军队。
  • 烧藤甲七擒孟获:诸葛亮七次用火攻战术俘虏孟获,最终使他彻底臣服于蜀汉。
  • 盘蛇谷:位于今天的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境内,地势险要。
  • 宗党:指的是首领和亲信部众。
  • 诸葛:指诸葛亮,字孔明。
  • 纶巾羽扇:古代儒生的一种头饰和装饰品,象征文雅。
  • 道袍:佛教僧人所穿的长袍。
  • 王平:蜀汉的将领,曾随诸葛亮南征。
  • 张翼:蜀汉的将领,跟随诸葛亮南征。
  • 祝融夫人:传说中南方的女神,这里指祝融夫人及其家族。
  • 车中端坐一人:形容孟获被俘时的场景。
  • 大喝:用力地呼喊或呼唤。
  • 反贼:对反叛之人的蔑称。
  • 措手不及:来不及应对突发情况。
  • 生擒活捉:活生生地抓住并带回来。

赏析

这一章节描绘了诸葛亮智勇双全的形象,以及他在军事上的智慧和策略。通过描写孟获被俘虏的过程,展现了诸葛亮如何运用智谋和策略,成功地完成了多次南征,并最终使得孟获彻底臣服的历史事件。这不仅展示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个人英勇精神。同时,这一故事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财富,成为了中国文学和艺术中的典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