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归到寨中,升帐而坐,谓众将曰:“吾今此计,不得已而用之,大损阴德。我料敌人必算吾于林木多处埋伏,吾却空设旌旗,实无兵马,疑其心也。吾令魏文长连输十五阵者,坚其心也。吾见盘蛇谷止一条路,两壁厢皆是光石,并无树木,下面都是沙土,因令马岱将黑油柜安排于谷中,车中油柜内,皆是预先造下的火炮,名曰‘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节,以引药线;才一发动,山损石裂。吾又令赵子龙预备草车,安排于谷中。又于山上准备大木乱石。却令魏延赚兀突骨并藤甲军入谷,放出魏延,即断其路,随后焚之。吾闻:‘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藤甲虽刀箭不能入,乃油浸之物,见火必着。蛮兵如此顽皮,非火攻安能取胜?使乌戈国之人不留种类者,是吾之大罪也!”众将拜伏曰:“丞相天机,鬼神莫测也!”孔明令押过孟获来。孟获跪于帐下。孔明令去其缚,教且在别帐与酒食压惊。孔明唤管酒食官至坐榻前,如此如此,分付而去。却说孟获与祝融夫人并孟优、带来洞主、一切宗党在别帐饮酒。忽一人入帐谓孟获曰:“丞相面羞,不欲与公相见。特令我来放公回去,再招人马来决胜负。公今可速去。”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遂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皆匍匐跪于帐下,肉袒谢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孔明曰:“公今服乎?”获泣谢曰:“某子子孙孙皆感覆载生成之恩,安得不服!”孔明乃请孟获上帐,设宴庆贺,就令永为洞主。所夺之地,尽皆退还。孟获宗党及诸蛮兵,无不感戴,皆欣然跳跃而去。后人有诗赞孔明曰:“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翻译:

  • 诸葛亮回到寨中,升帐坐下,对众将说:“我现在的计策不得已而用之,会大大损害阴德。我料定敌人一定会在树林多的地方埋伏,我却空设旌旗,实际上并没有兵马,这是为了迷惑他们。我让魏文长连胜十五阵来坚定他们的信心,我见盘蛇谷只有一条路,两边都是光滑的石壁,下面全是沙土。因此让我安排马岱将黑油柜放在谷中,车中黑油柜内是预先制造好的火炮,名叫‘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节,以引药线;才一发动,山就损石裂。我又叫赵子龙预备草车,安排在谷中。又让山上准备大木乱石。却派魏延引诱兀突骨并藤甲军入谷,放出魏延,便断绝他们的路,随后焚烧他们。我听说过:‘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藤甲虽刀箭不能入,乃是油浸之物,见火必着。蛮兵如此顽皮,非火攻安能取胜?使乌戈国之人不留种类者,是我的大罪!”众将拜伏道:“丞相天机,鬼神莫测也!”孔明叫押过孟获来。孟获跪于帐下。孔明叫去掉他缚,教暂且别帐与酒食压惊。孔明唤管酒食官到榻前,如此如此吩咐而去。却说孟获与祝融夫人并孟优、带来洞主、一切宗党在别帐喝酒。忽一人入帐对孟获说:“丞相面羞,不欲与公相见。特令我来放公回去,再招人马来决胜负。公今可速去。”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遂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皆匍匐跪于帐下,肉袒谢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孔明曰:“公今服乎?”获泣谢曰:“某子子孙孙皆感覆载生成之恩,安得不服!”孔明乃请孟获上帐,设宴庆贺,就令永为洞主。所夺之地,尽皆退还。孟获宗党及诸蛮兵无不感戴,皆欣然跳跃而去。后人有诗赞孔明曰:“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下面是对诗句的简要注释以及其赏析:
  1. 诗句注释
  • “孔明归到寨中”:诸葛亮返回自己的营地。
  • “升帐而坐”:在帐篷中坐下。
  • “吾今此计……大损阴德”:表示这次使用计谋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会损害自己的名声和道德。
  • “吾料敌人必算吾于林木多处埋伏”:诸葛亮预料敌人的计划。
  • “坚其心也”:用来坚定对方的决心。
  • “因令马岱将黑油柜安排于谷中”:马岱负责将装有火药的黑油柜放置在山谷中。
  • “才一发动……山损石裂”:描述爆炸后的效果。
  • “吾闻‘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引用谚语说明使用火攻的危险。
  • “孟获垂泪言曰”:孟获感动落泪,表达了自己的悔意。
  • “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表示即使被征服的人也知道基本的礼仪。
  • “某子子孙孙皆感覆载生成之恩,安得不服!”:表示感激之情和忠诚的承诺。
  • “孔明曰:‘公今服乎?’”:询问是否已经屈服。
  • “遂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皆匍匐跪于帐下,肉袒谢罪曰”:表示无条件的臣服和悔恨。
  • “孔明乃请孟获上帐”:邀请孟获进入帐篷。
  • “设宴庆贺,就令永为洞主”:庆祝成功并任命孟获为新的首领。
  • “所夺之地,尽皆退还”:表示将之前占领的土地归还给孟获。
  1. 诗意赏析
  • 智谋与仁德并存:诸葛亮通过巧妙的计谋和仁德赢得了孟获的投降,显示了其高超的智慧和宽厚的人格魅力。
  • 情感真挚感人:孟获的感慨和悔改展现了其对诸葛亮的尊重和对失败的深刻理解。
  • 象征意义深远:通过孟获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抵抗精神和诸葛亮的宽容政策,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