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休絮烦,魏延且战且走,已败十五阵,连弃七个营寨。蛮兵大进追杀。兀突骨自在军前破敌,于路但见林木茂盛之处,便不敢进;却使人远望,果见树阴之中,旌旗招飐。兀突骨谓孟获曰:“果不出大王所料。”孟获大笑曰:“诸葛亮今番被吾识破!大王连日胜了他十五阵,夺了七个营寨,蜀兵望风而走。诸葛亮已是计穷;只此一进,大事定矣!”兀突骨大喜,遂不以蜀兵为念。至第十六日,魏延引败残兵,来与藤甲军对敌,兀突骨骑象当先,头戴日月狼须帽,身披金珠缨络,两肋下露出生鳞甲,眼目中微有光芒,手指魏延大骂。延拨马便走。后面蛮兵大进。魏延引兵转过了盘蛇谷,望白旗而走。兀突骨统引兵众,随后追杀。兀突骨望见山上并无草木,料无埋伏,放心追杀。赶到谷中,见数十辆黑油柜车在当路。蛮兵报曰:“此是蜀兵运粮道路,因大王兵至,撇下粮车而走。”兀突骨大喜,催兵追赶。将出谷口,不见蜀兵,只见横木乱石滚下,垒断谷口。兀突骨令兵开路而进,忽见前面大小车辆,装载干柴,尽皆火起。兀突骨忙教退兵,只闻后军发喊,报说谷中已被干柴垒断,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兀突骨见无草木,心尚不慌,令寻路而走。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将兀突骨并三万藤甲军,烧得互相拥抱,死于盘蛇谷中。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时,只见蛮兵被火烧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闻。孔明垂泪而叹曰:“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左右将士,无不感叹。
这首诗是描述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与南蛮王孟获之间的战斗,以及魏延与兀突骨的战役。诗中详细叙述了战斗的过程及结果,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与英勇,同时也展示了南蛮王孟获的智谋和兀突骨的战斗风格。
诗句:
- 话休絮烦,魏延且战且走,已败十五阵,连弃七个营寨。
- 注释:不再多说什么,魏延边战边退,已经连续失败十五次,丢弃了七个营寨。
- 兀突骨自在军前破敌,于路但见林木茂盛之处,便不敢进;却使人远望,果见树阴之中,旌旗招飐。
- 注释:兀突骨在战场上打败敌人,但看到山林茂盛的地方就不敢前进。后来派人远远望去,果然看见树林的阴影中,旗帜在飘扬。
- 兀突骨谓孟获曰:“果不出大王所料。”
- 注释:兀突骨对孟获说:“果然不出大王所料。”
- 孟获大笑曰:“诸葛亮今番被吾识破!大王连日胜了他十五阵,夺了七个营寨,蜀兵望风而走。诸葛亮已是计穷;只此一进,大事定矣!”
- 注释:孟获大笑说:“诸葛亮这次被我识破!大王连续战胜了他十五阵,夺取了七个营寨,蜀兵望风而逃。诸葛亮已经无计可施;只要再进攻一次,大事就可以解决了。”
- 兀突骨大喜,遂不以蜀兵为念。至第十六日,魏延引败残兵,来与藤甲军对敌,兀突骨骑象当先,头戴日月狼须帽,身披金珠缨络,两肋下露出生鳞甲,眼目中微有光芒,手指魏延大骂。延拨马便走。后面蛮兵大进。魏延引兵转过了盘蛇谷,望白旗而走。
- 注释:兀突骨非常高兴,不再把蜀兵放在心上。到了第十六天,魏延带领残兵,前来与藤甲军对抗。兀突骨骑着大象在前面冲锋,头戴日月狼须帽,身披金珠缨络,两肋下露出生鳞甲,眼睛中有微弱的光芒,用手指指着魏延大骂。魏延拨马逃走。后面的士兵纷纷追赶。魏延带领部队绕过了盘蛇谷,望见白色的旗帜就继续前行。
- 兀突骨统引兵众,随后追杀。兀突骨望见山上并无草木,料无埋伏,放心追杀。赶到谷中,见数十辆黑油柜车在当路。蛮兵报告说:“这些是蜀兵运粮的道路,因为大王兵至,撇下粮车而逃。”兀突骨非常高兴,催兵追赶。将出谷口,不见蜀兵,只见横木乱石滚下,垒断谷口。兀突骨令兵开路而进,忽见前面大小车辆,装载干柴,尽皆火起。兀突骨忙教退兵,只闻后军发喊,报说谷中已被干柴垒断,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
- 注释:兀突骨带领军队跟随在后面追杀。兀突骨看见山上没有树木,估计没有埋伏,放心追杀。当他赶到山谷中时,看见数十辆黑色的油柜车在路上。蛮兵报告说:“这些是蜀兵用来运输粮食的道路,因为大王的军队到来,所以放弃了粮食车逃跑。”兀突骨非常高兴,催兵追赶。他们走出山谷口时,没有看到蜀兵,但看到两旁的乱石滚下,阻挡了道路。突然之间,火光四起,到处都燃起了火焰。蜀军利用这个机会,用火药点燃了车上的干柴,大火熊熊燃烧起来。兀突骨和三万藤甲军被火烧得相互拥抱,倒在盘蛇谷中死去。
- 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时,只见蛮兵被火烧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闻。
- 注释:诸葛亮站在山上向下观看时,只见南蛮士兵被火焰烧得伸长手臂和腿部,大部分被火炮打得头脸破碎而死,全都死在山谷中,散发出令人难以忍受的气味。
- 孔明垂泪而叹曰:“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左右将士,无不感叹。
- 注释:诸葛亮流着眼泪叹息道:“我虽然为国家立下了功劳,但我一定会损耗寿命的!”左右的将士们也都感慨不已。
译文:
话休絮烦,魏延且战且走,已败十五阵,连弃七个营寨。
兀突骨自在军前破敌,于路但见林木茂盛之处,便不敢进;却使人远望,果见树阴之中,旌旗招飐。兀突骨谓孟获曰:“果不出大王所料。”
孟获大笑曰:“诸葛亮今番被吾识破!大王连日胜了他十五阵,夺了七个营寨,蜀兵望风而走。诸葛亮已是计穷;只此一进,大事定矣!”兀突骨大喜,遂不以蜀兵为念。至第十六日,魏延引败残兵,来与藤甲军对敌,兀突骨骑象当先,头戴日月狼须帽,身披金珠缨络,两肋下露出生鳞甲,眼目中微有光芒,手指魏延大骂。延拨马便走。后面蛮兵大进。魏延引兵转过了盘蛇谷,望白旗而走。兀突骨统引兵众,随后追杀。兀突骨望见山上并无草木,料无埋伏,放心追杀。赶到谷中,见数十辆黑油柜车在当路。蛮兵报曰:“此是蜀兵运粮的道路,因大王兵至,撇下粮车而逃。”兀突骨大喜,催兵追赶。将出谷口,不见蜀兵,只见横木乱石滚下,垒断谷口。兀突骨令兵开路而进,忽见前面大小车辆,装载干柴,尽皆火起。兀突骨忙教退兵,只闻后军发喊,报说谷中已被干柴垒断,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兀突骨见无草木,心尚不慌,令寻路而走。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将兀突骨并三万藤甲军,烧得互相拥抱,死于盘蛇谷中。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时,只见蛮兵被火烧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闻。孔明垂泪而叹曰:“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左右将士,无不感叹。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生动描述,展现了诸葛亮、魏延和兀突骨之间的智勇对抗。通过描绘战场的激烈战斗和双方将领的英勇表现,展现了南蛮王孟获的策略以及兀突骨的勇猛和智谋。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智略和勇气,以及他与魏延等人之间的深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