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郭淮收了军马,乃谓左右曰:“吾虽不得街亭,却取了列柳城,亦是大功。”引兵径到城下叫门,只见城上一声炮响,旗帜皆竖,当头一面大旗,上书“平西都督司马懿”。懿撑起悬空板,倚定护心木栏干,大笑曰:“郭伯济来何迟也?”淮大惊曰:“仲达神机,吾不及也!”遂入城。相见已毕,懿曰:“今街亭已失,诸葛亮必走。公可速与子丹星夜追之。”郭淮从其言,出城而去。懿唤张郃曰:“子丹、伯济,恐吾全获大功,故来取此城池。吾非独欲成功,乃侥幸而已。吾料魏延、王平、马谡、高翔等辈,必先去据阳平关。吾若去取此关,诸葛亮必随后掩杀,中其计矣。兵法云:‘归师勿掩,穷寇莫追。’汝可从小路抄箕谷退兵。吾自引兵当斜谷之兵。若彼败走,不可相拒,只宜中途截住:蜀兵辎重,可尽得也。”张郃受计,引兵一半去了。懿下令:“竟取斜谷,由西城而进。西城虽山僻小县,乃蜀兵屯粮之所,又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总路。若得此城,三郡可复矣。”于是司马懿留申耽、申仪守列柳城,自领大军望斜谷进发。
以下是《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的诗句、译文及赏析:
诗句翻译及赏析:
- 郭淮收拾残兵,得意洋洋地说:“虽然我没有得到街亭,但我却占领了列柳城,这也是一种大功劳。”
- 解析: 郭淮在战败后仍自我安慰,将失败转化为功绩,显示出他的自负和不思进取。
- 司马懿撑起悬空板,大笑说:“郭伯济来晚了啊!”
- 解析: 司马懿对郭淮的迟缓反应感到惊讶,但同时他也在嘲笑郭淮的无能。
- 郭淮大惊道:“仲达神机妙算,我确实不及!”
- 解析: 郭淮意识到自己与司马懿的差距,表现出他的敬畏和自省。
- 司马懿让张郃去抄箕谷退兵,自己带领大军向斜谷进军。
- 解析: 司马懿利用张郃的计谋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显示了他的智慧和决断力。
- 司马懿留下申耽、申仪守列柳城,自领大军望斜谷进发。
- 解析: 司马懿采取主动,准备应对可能的挑战,显示了他的决心和勇气。
赏析:
本回讲述了诸葛亮在街亭战役中的失误,以及司马懿如何利用这一失误取得胜利的故事。通过对郭淮、司马懿等主要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战争中的智慧、谋略和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的复杂性以及人物之间的心理变化。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