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陆逊正望捷音,须臾,徐盛、朱桓、全琮皆到。所得车仗、牛马、驴骡、军资、器械,不计其数,降兵数万余人。逊大喜,即同太守周鲂并诸将班师还吴。吴主孙权,领文武官僚出武昌城迎接,以御盖覆逊而入。诸将尽皆升赏。权见周鲂无发,慰劳曰:“卿断发成此大事,功名当书于竹帛也。”即封周鲂为关内侯;大设筵会,劳军庆贺。陆逊奏曰:“今曹休大败,魏已丧胆;可修国书,遣使入川,教诸葛亮进兵攻之。”权从其言,遂遣使赍书入川去。正是:只因东国能施计,致令西川又动兵。
未知孔明再来伐魏,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诗句
- 陆逊: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以智勇双全著称。在这个故事中,他正在期望胜利的消息。
- 徐盛:同陆逊一起的将领。
- 朱桓:同陆逊一起的将领。
- 全琮:同陆逊一起的将领。
- 车仗、牛马、驴骡、军资、器械:这些都是战争期间使用的物资和武器。
- 降兵数万余人:被陆逊俘虏的军队。
- 周鲂:陆逊的部下,他在这次战斗中断发成大事。
- 孙权:吴国的皇帝。
- 关内侯:古代的一种官职。
- 筵会:古代宴请宾客的仪式。
- 劳军庆贺:为了庆祝军队的胜利而举行的庆典。
- 遣使入川:派遣使者前往四川。
- 修国书:撰写国书,用于外交沟通。
- 教诸葛亮进兵攻之:让诸葛亮进攻曹魏。
译文
陆逊正期待着捷报,不久徐盛、朱桓、全琮都到了。他们得到了无数的战利品,包括车辆、马匹、驴骡等,以及大量的军资器械。陆逊非常高兴,与太守周鲂和其他将领一同凯旋回吴国。吴主孙权亲自出城迎接,用御驾覆盖陆逊,以示尊敬。所有将领都被提升和奖赏。孙权看到周鲂已经断发,慰问并鼓励了他。他赞扬道:“你断发成此大事,你的功名将会被载入史册。”于是封周鲂为关内侯;孙权还大摆酒席,庆祝胜利。陆逊建议说:“现在曹休大败,魏国已经丧失了斗志。我们可以写一封国书给诸葛亮,让他进攻魏国。”孙权听从了这个建议,于是派使节携带国书进入四川。
注释
- 东国能施计:指的是陆逊所在的国家能施展智慧计谋。
- 西川又动兵:指蜀国再次发起对魏国的战争。
- 孔明再来伐魏:诸葛亮将再次出兵攻击魏国。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陆逊在获得重大胜利后的喜悦以及他向孙权提出的战略建议。诗中通过描绘陆逊的智慧和勇敢,以及他对战后策略的深思熟虑,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的形象。同时,诗也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和军事冲突,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