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权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权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 ,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接下来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则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高帝明并日月:指刘备的名声和才能非常显赫,如同日月一般明亮。谋臣渊深:指诸葛亮的智谋深远如海。然而涉险被创,危然后安:虽然面临危险却能够安然度过,从而获得安定。今陛下未及高帝:现在的皇帝刘备没有达到刘邦的水平。谋臣不如良、平:诸葛亮的谋略不如张良、陈平等人高明。而欲以长策取胜:想要通过长期谋划取得胜利。坐定天下:即统一全国。此臣之未解一也:这是我认为难以理解的地方。】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权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刘繇、王朗:指东汉末年的两位军阀刘表和王朗。各据州郡:分别占据各个州郡。论安言计:讨论政治局势和策略。动引圣人:引用历史上的圣人们的话。群疑满腹:心中充满了各种疑惑。众难塞胸:心中难以排解的困难重重。今岁不战,明年不征:现在不发起战争,未来也不进行讨伐。使孙权坐大:让孙权势力壮大。遂并江东:最终吞并了长江以南地区。此臣之未解二也:这是我难以理解的地方。】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智计:指曹操的智慧和策略。殊绝于人:超越其他人。其用兵也:指他的军事行为。仿佛孙、吴:就像孙武和吴起一样。然困于南阳:在南阳地区陷入困境。险于乌巢:比乌巢(今安徽六安县)还要险要。危于祁连:比祁连山还要危险。逼于黎阳:在黎阳县(今河南浚县)受到围攻。几败北山:几乎在北山(今山西永济市)失败。殆死潼关:几乎在潼关(位于陕西渭南市东)死亡。然后伪定一时耳:然后勉强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况臣才弱:何况我才能不足。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想要通过不冒太大风险来平定叛乱。此臣之未解三也:这是我难以理解的地方。】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昌霸:即张霸,是当时蜀国的将领之一。五攻不下:五次进攻都未能攻克。四越巢湖:四次越过巢湖(今安徽巢湖市)都没有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任用李服的人却让他背叛了自己。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委派夏侯的人却失败了。先帝每称操为能:每次提到曹操时都表示称赞。犹有此失:仍然有失误的地方。况臣驽下:何况我才能平庸。何能必胜:又怎能保证一定能胜利呢?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 ,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自臣到汉中:自从臣离开汉中以后。中间期年耳:这中间大约过了一年时间。然而丧赵云、阳群:失去赵云和阳群等人。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失去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人。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还有七十多位曲长和屯将。突将无前:没有敢当先冲阵的士兵。賨、叟、青羌:賨族、叟族、青衣羌族等地的士兵。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拥有一千名散骑和武骑士兵。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都是经过多年努力招募的精锐力量。非一州之所有:并非一个州所能拥有的所有力量。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如果再过几年就损失了三分之二的兵力。——当何以图敌:用什么方法去攻击敌人?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今民穷兵疲:现在百姓困苦,军队疲惫不堪。而事不可息:战事不能停止。住与行,劳费正等:无论是停止还是继续战斗,所需的劳费是一样的。而不及今图之:如果不趁着现在采取行动的话。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想要用一个州的土地与敌军长期对峙。此臣之未解六也。】
下面对诗句进行赏析:
诗句中的“高帝明并日月”,形容刘备英名赫赫,无人能出其右。“谋臣渊深”,赞扬诸葛亮的才华横溢。“而欲以长策取胜”,表达了一种期待和忧虑的情感。“坐定天下”意味着统一整个国家的愿望。“此臣之未解一也”反映了作者对刘备某些决策的质疑和不解。“刘繇、王朗”指东汉末年的两位军阀。“动引圣人”表示他们善于运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来为自己辩护。“群疑满腹”和“众难塞胸”体现了他们在困境中的困惑和无助感。“今岁不战,明年不征”暗示了他们缺乏进取心。“孙权坐大”和“遂并江东”描述了孙权逐渐壮大的情况。“此臣之未解二也”表达了对刘备未能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的担忧。“曹操智计”和“其用兵也”展示了曹操的军事才能。“然困于南阳”和“险于乌巢”等描述揭示了他在一些战斗中的失利。“几败北山”,“殆死潼关”表明他曾多次濒临失败的边缘。“然后伪定一时耳”意味着尽管经历了多次失败,但他最终还是稳住了局面。“况臣才弱”,表达了对刘备个人能力的自我评价。“而欲以不危而定之”反映了他对刘备缺乏足够自信的担忧。“此臣之未解三也”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