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蜀汉建兴六年秋九月,魏都督曹休被东吴陆逊大破于石亭,车仗马匹,军资器械,并皆罄尽,休惶恐之甚,气忧成病,到洛阳,疽发背而死。魏主曹睿敕令厚葬。司马懿引兵还、众将接入问曰:“曹都督兵败,即元帅之干系,何故急回耶?”懿曰:“吾料诸葛亮知吾兵败,必乘虚来取长安。倘陇西紧急,何人救之?吾故回耳。”众皆以为惧怯,哂笑而退。

却说东吴遣使致书蜀中,请兵伐魏,并言大破曹休之事:一者显自己威风,二者通和会之好。后主大喜,令人持书至汉中,报知孔明。时孔明兵强马壮,粮草丰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备,正要出师。听知此信,即设宴大会诸将,计议出师。忽一阵大风,自东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树吹折。众皆大惊。孔明就占一课,曰:“此风主损一大将!”诸将未信。正饮酒间,忽报镇南将军赵云长子赵统、次子赵广,来见丞相。孔明大惊,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二子入见,拜哭曰:“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众将无不挥涕。孔明令二子入成都面君报丧。后主闻云死,放声大哭曰“朕昔年幼,非子龙则死于乱军之中矣!”即下诏追赠大将军,谥封顺平侯,敕葬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建立庙堂,四时享祭。后人有诗曰:“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下面是对《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的逐句释义:

  1. 诗句内容
  • 建兴六年秋九月:指的是蜀汉的建兴六年,秋季的第九个月,时间背景是三国时期。
  • 魏都督曹休被东吴陆逊大破于石亭:描述了曹休被东吴陆逊在石亭击败的战役,这是赤壁之战的延续,也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役之一。
  1. 译文与注释
  • 车仗马匹、军资器械,并皆罄尽:意味着曹休的军队损失惨重,几乎所有的物资和装备都损失殆尽。
  • 曹休惶恐之甚,气忧成病,到洛阳,疽发背而死:反映了曹休由于战败而极度恐惧和焦虑,最终因疾病恶化而在洛阳去世。
  • 司马懿引兵还、众将接入问曰:司马懿因为担心诸葛亮可能趁虚而入攻击长安,所以急忙撤回。
  1. 赏析
  • 此诗通过描绘曹休被东吴陆逊击败的情节,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将领们的无奈与恐惧。
  • 诗句中的‘一者显自己威风,二者通和会之好’,反映了东吴派遣使者请求蜀国出兵攻打魏国的目的,既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实力,也希望通过联合来对抗共同的敌人。
  • ‘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表达了对赵云等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

本诗通过对赤壁之战后的局势和三国时期的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们的悲壮,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格局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