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曹真与司马懿商议曰:“今连阴三十日,军无战心,各有思归之意,如何禁止?”懿曰:“不如且回。”真曰:“倘孔明追来,怎生退之?”懿曰:“先伏两军断后,方可回兵。”正议间,忽使命来召。二人遂将大军前队作后队,后队作前队,徐徐而退。却说孔明计算一月秋雨将尽,天尚未晴,自提一军屯于城固,又传令教大军会于赤坡驻扎。孔明升帐唤众将言曰:“吾料魏兵必走,魏主必下诏来取曹真、司马懿兵回。吾若追之,必有准备;不如任他且去,再作良图。”忽王平令人报来,说魏兵已回。孔明分付来人,传与王平:“不可追袭。吾自有破魏兵之策。”正是:魏兵纵使能埋伏,汉相原来不肯追。
未知孔明怎生破魏,且看下文分解。
【译文】
曹真和司马懿商议道:“现在连阴了三十天,士兵们都没有战心,各有想回家的心思,如何制止?”司马懿说:“不如暂且回去。”曹真说:“倘若孔明追上来了,我们又该怎么退呢?”司马懿说:“我们先埋伏两军断后,然后回兵。”正在商议间,突然有使者来召。于是二人将大部队的前队作后队,后队作前队,缓缓后退。却说孔明算计好一个月的秋雨即将结束,天空还没有放晴,自提一军屯于城固,又传令让大军在赤坡驻扎。孔明升帐召集众将说:“我料想魏兵必定会逃走,魏主必定会下令召回曹真、司马懿的部队。如果我们追上去,一定会有所准备;不如让他们自由行动,再做其他的打算。”王平派人报来消息,说是魏兵已经回去了。孔明吩咐来人,传达给王平:“不要追击他们。我自己自有破魏兵的计策。”正好是:魏兵纵使能埋伏,汉相原来不肯追。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三国时期蜀国将领诸葛亮智破魏国军队的故事。诗中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两位将领之间的商讨,以及诸葛亮对形势的精准判断和应对之策。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节紧凑,生动地描绘了战争场面,同时也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与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