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戴陵在中,张虎在前,乐綝在后,各引三十骑,从生门打入。两军呐喊相助。三人杀入蜀阵,只见阵如连城,冲突不出。三人慌引骑转过阵脚,往西南冲去,却被蜀兵射住,冲突不出。阵中重重叠叠,都有门户,那里分东西南北?三将不能相顾,只管乱撞,但见愁云漠漠,惨雾蒙蒙。喊声起处,魏军一个个皆被缚了,送到中军。

孔明坐于帐中,左右将张虎、戴陵、乐綝并九十个军,皆缚在帐下。孔明笑曰:“吾纵然捉得汝等,何足为奇!吾放汝等回见司马懿,教他再读兵书,重观战策,那时来决雌雄,未为迟也。汝等性命既饶,当留下军器战马。”遂将众人衣服脱了,以墨涂面,步行出阵。司马懿见之大怒,回顾诸将曰:“如此挫败锐气,有何面目回见中原大臣耶!”即指挥三军,奋死掠阵,懿自拔剑在手,引百余骁将,催督冲杀。

诗句:

《三国演义》第一百回 ·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译文:

于是,戴陵在中军,张虎在前,乐綝在后。他们各自率领三十名骑兵,从生门进入敌营。两军相互呐喊助威。三人奋力杀入蜀军的阵地,只见其阵势如同连绵的城墙,冲不出去。三人慌忙引骑转身绕过阵地,向西南方向突围,却被蜀兵射住,无法突破。阵地里重重叠叠,到处都是门户,哪里分东西南北?三位将军无法互相照应,只能乱撞。只见愁云漠漠,惨雾蒙蒙。喊声一响,魏军一个个都被捆绑了,被送到中军。

注释:

  • 戴陵:指三国时期的魏国将领。
  • 张虎:也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将领。
  • 乐綝:同样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将领。
  • 生门:古时军营或官署中的一种入口,这里指敌人的营地入口。
  • 两军:指魏军和蜀军。
  • 连城:形容阵地坚固难以攻破。
  • 冲突:突破防线,冲破包围。
  • 阵脚:此处指阵地。
  • 蜀兵:指蜀汉的军队。
  • 墨面:用墨汁涂抹面部,使敌人无法辨认。
  • 墨涂面:用墨汁涂抹面部,使敌人无法辨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三国时期蜀国将领诸葛亮利用战术智慧,成功击败魏国将领戴陵、张虎和乐綝的过程。通过巧妙的安排,诸葛亮让三位将军陷入了自己的陷阱之中,不仅展示了他高超的策略和指挥能力,也反映出当时战争中智谋的重要性。诗中通过对战场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勇,同时也传达了战争背后的人性光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