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径到祁山大寨,孔明接入,受诏已毕,仰天叹曰:“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侧!吾正欲建功,何故取回?我如不回,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得此机会也。”姜维问曰:“若大军退,司马懿乘势掩杀,当复如何?”孔明曰:“吾今退军,可分五路而退。今日先退此营,假如营内一千兵,却掘二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后日掘四千灶:每日退军,添灶而行。”杨仪曰:“昔孙膑擒庞涓,用添兵减灶之法而取胜;今丞相退兵,何故增灶?”孔明曰:“司马懿善能用兵,知吾兵退,必然追赶;心中疑吾有伏兵,定于旧营内数灶;见每日增灶,兵又不知退与不退,则疑而不敢追。吾徐徐而退,自无损兵之患。”遂传令退军。
却说司马懿料苟安行计停当,只待蜀兵退时,一齐掩杀。正踌躇间,忽报蜀寨空虚,人马皆去。懿因孔明多谋,不敢轻追,自引百余骑前来蜀营内踏看,教军士数灶,仍回本寨;次日,又教军士赶到那个营内,查点灶数。回报说:“这营内之灶,比前又增一分。”司马懿谓诸将曰:“吾料孔明多谋,今果添兵增灶,吾若追之,必中其计;不如且退,再作良图。”于是回军不追。孔明不折一人,望成都而去。次后,川口土人来报司马懿,说孔明退兵之时,未见添兵,只见增灶。懿仰天长叹曰:“孔明效虞诩之法,瞒过吾也!其谋略吾不如之!”遂引大军还洛阳。正是:棋逢敌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
【诗句】:使命径到祁山大寨,孔明接入,受诏已毕,仰天叹曰:“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侧!吾正欲建功,何故取回?我如不回,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得此机会也。”姜维问曰:“若大军退,司马懿乘势掩杀,当复如何?”孔明曰:“吾今退军,可分五路而退。今日先退此营,假如营内一千兵,却掘二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后日掘四千灶:每日退军,添灶而行。”杨仪曰:“昔孙膑擒庞涓,用添兵减灶之法而取胜;今丞相退兵,何故增灶?”孔明曰:“司马懿善能用兵,知吾兵退,必然追赶;心中疑吾有伏兵,定于旧营内数灶;见每日增灶,兵又不知退与不退,则疑而不敢追。吾徐徐而退,自无损兵之患。”遂传令退军。
【注释】:使命——使者。径——直接。祁山——地名。孔明接入——诸葛亮接受命令后开始执行任务。受诏已毕——接到任务后完成命令。仰天叹曰——感叹。主上年幼——皇帝年纪小。佞臣——奸臣。建功——立下功劳。何故取回——为什么要撤退。吾正欲建功——我正要立功建业。取回——撤退。欺主——欺骗君主。奉命而退——按照命令撤退。再难得此机会也——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姜维问曰——姜维询问。若大军退——如果大部队撤退。司马懿乘势掩杀——司马懿乘胜追击。当复如何——应该怎么办呢?分五路而退——分成五路撤退。今天先退此营——今天首先退往这个营寨。若营内一千兵,却掘二千灶——假设营内有一千兵力,就挖掘两千个柴火灶。明日掘三千灶——明天挖掘三千个柴火灶。后日掘四千灶——后天挖掘四千个柴火灶。每日退军,添灶而行——每天撤退时增加柴火灶的数量。昔孙膑擒庞涓,用添兵减灶之法而取胜——过去孙膑打败了魏国的名将庞涓,就是用增加和减少士兵数目的方法来迷惑敌人。今丞相退兵,何故增灶?(孔明说)——现在丞相撤退军队,为什么要增加柴火灶?杨仪曰:“昔孙膑擒庞涓,用添兵减灶之法而取胜;今丞相退兵,何故增灶?”(孔明回答)——杨仪问:“过去孙膑战胜了魏国的将军庞涓,就是通过增加和减少士兵人数来使敌军产生错觉取得胜利。现在丞相撤退军队,你为什么要增加柴火灶?”孔明曰:“司马懿善能用兵,知吾兵退,必然追赶;心中疑吾有伏兵,定于旧营内数灶;见每日增灶,兵又不知退与不退,则疑而不敢追。吾徐徐而退,自无损兵之患。”遂传令退军。(孔明回答)——于是向部下下令撤退。
【译文】:使者径直来到了祁山大营,诸葛亮接受命令后立即行动并完成他的任务。他仰望天空叹了口气说道“皇帝年纪还小,必然会有奸臣在身边辅佐。我正在努力争取立功的机会,怎么能因为撤退就回去?如果我不撤退,这是欺骗了君主。如果我们按照命令撤退,那么以后就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姜维问道“如果大部队撤退,司马懿会乘机追击我们吗?”诸葛亮说“我会分五路撤退。今天我先撤到这个营寨里,假设这个营寨里有一千名兵士,我就在这里挖掘出两千个柴火灶。明天挖掘出三千个柴火灶,后天挖掘出四千个柴火灶:这样每天在撤退的同时增加柴火灶。司马懿知道我们会这样做,一定会追上来。他心中怀疑我会有埋伏,一定在旧营寨里查看我们的柴火灶的数量,看到每天都有增加的柴火灶,就会认为我们是不确定是要撤退还是继续前进,所以不敢轻易追击。我们可以缓缓地撤退,这样就不会损失任何士兵。”然后他传令全军撤退。
却说司马懿估计苟安的策略已经制定完毕,只等蜀军撤退的时候,就会一起进行追击。他正犹豫不决间,突然传来消息说蜀军的营地空无一人,所有人马都已经离去。司马懿因为诸葛亮善于用兵,不敢轻率追击。他带着十几名骑兵来到蜀军营寨内部察看情况,让士兵们测量帐篷上的柴火灶的数量,然后返回原来的营地。第二天他再次派人去那个营寨检查帐篷上的柴火灶数量,发现那些帐篷上的锅灶比前一天增加了一分。司马懿对部将们说”我估计诸葛亮善于用兵,现在我果然增加了柴火灶。如果我追击他们,肯定会中他们的计策;不如暂且后退,再作打算。”于是撤回军队不再追击。诸葛亮没有损失一兵一卒,望成都方向去了。后来有四川边境的民众前来报告司马懿说:诸葛亮撤退时并没有增加柴火灶,而是只增添了一些炊烟而已。司马懿仰天长叹说:“诸葛亮真是个了不起的人啊!他居然瞒过了我!他的谋略比我还要强!”于是他率领军队回到洛阳。正是“棋逢对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